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动态
    夏大慰院长在“崛起的财务总监”论坛上作重要演讲
    日期:2002-12-16

     12月12日,夏大慰院长在上海举办的“崛起的财务总监”论坛上发表重要演讲,演讲的主题是“打造中国新型CFO”。此次论坛是在经济学人集团(亚太)有限公司主办的、上海财政局协办。旨在通过广泛传播现代公司治理的先进理念,推动我国财务总监制度的规范发展。论坛的中心议题是,财务总监在现代公司治理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财务总监在维护股东权益、贯彻董事会决议及加强内部控制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财务总监工作的技巧和方法等。邀请了国内外政府部门、跨国公司、证券界、银行界、中介机构以及教育研究机构的有关领导及专家学者参与。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应邀出席经济论坛,并作重要演讲。此次论坛是学习借鉴国际财务总监制度先进经验的好机会,开拓了上海财务总监的视野,进一步提升了上海财务总监制度的实施效果。共有200名财务总监观摩聆听了论坛。

     

    附:夏大慰院长演讲正文。

     

        一、CFO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司进入变革时代的管理期。这些变化也给CFO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机构投资者实力超前雄厚,促使公司更多地与投资者交流,并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CFO成为公司与股东沟通及价值塑造股东价值的中枢。其次由于公司的全球化经营,给CFO带来观念冲击,促使他们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财务管理眼光。再次IT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CFO摆脱了传统的交易处理后,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参与公司决策。最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而新兴市场充满活力。CFO面临新课题。上述各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得CFO的转型成为必然。夏院长指出CFO们目前正在向提供决策支持或参与公司战略方向转化。即使在财务信息系统领域,也将发生显著变化。这是由于经营环境的剧变使公司更加积极地进行兼并、增加直接投资、引入新的经营模式和新技术。特别是近期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公司更多地致力于转变经营策略,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竞争力。CFO以价值流为基础,或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或直接参与战略决策,已逐步被认同为极有价值的经营伙伴。

     

    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一直致力于打造新型的中国CFO。

    为配合上海市实施财务总监制度,学院在筹建期间便受上海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的委托,为上海市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量身定制了财务总监业务培训课程。这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进行CFO培训尝试的开始,可能也是全国最早开展针对现任CFO培训的项目。学院现在已经完成了十期,培训人数达1101人。参加培训的学员中,82%来自企业界,23%具有高级职称。培训课程兼顾了理论、实务和经济政策,培训内容涉及财务与会计、公司战略、法律等相关领域。主讲教师中,66%来自研究机构,24%来自实务界,10%来自于政府部门。这个系列培训项目一直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这个系列培训项目一直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这个系列项目,我们在CFO培训上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为我们进一步地推广CFO培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8月,学院借助院内外的专家力量开发了“财务总监研修班”,作为公开课程面向全国推广,引起了市场相当热烈的反响,到目前为止,累计已举办了六期,取得良好效果,并广受好评。

    今年,为落实朱镕基总理的指示精神,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接受中央六部委的委托开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总会计师岗位培训”。我们在CFO培训项目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和面临的问题,设计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项目,培训内容涉及面广、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参加学习的学员除接受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训练之外,还结合中国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论联系实践。目前,我们已成功地举办了四期培训班,从反馈意见来看,各方的反应都相当积极。明年,我们将对此项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开展层次更高、内容更充实、效果更好的总会计师培训工作。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不仅积极地发展针对现任CFO培训工作,而且也着力于培养新一代能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未来CFO。在此方面,我们借助于国际上知名大学的力量,将CFO培训与学位教育结合起来。今年3月,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推出了MPAcc项目。毕业的学生将获得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的会计专业硕士学位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财务总监资格证书。11月,我们又成功地与世界知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ASU(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达成EMBA项目协议。该项目以金融为导向,致力于培训中国顶尖的CFO(据专门从事高层管理人员研究、咨询的H&S公司的一项调查报告,66%的CFO具有MBA或相关研究生学历,其中大部分为专于金融的MBA)。该项目具有如下特点:

    1、有强大的学院背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财政部及其他十多个部委的支持下已建立一定声誉。ASU被《美国新闻及世界报道》列为全美最具前景的5所大学之一,被《纽约时报》列为全美10大顶尖学府。

    2、项目的师资阵容强大,被行内人士称为“钻石阵容”,云集了金融领域的一些顶级教授,包括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首席会计教授詹姆斯・保茨曼(James Boatsman),美国管理学会的前任会长麦克・黑特(Michael Hitt),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罗德(Lode Li),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王江(Jiang Wang)等。

    3、项目课程设置合理,涵盖财务信息系统、财务分析、业绩评价、公司激励机制、成本控制、投资和投资组合、金融工具、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管理、新兴市场经营策略及公司购并等领域。

    4、项目将设专门论坛讨论公司管理实务,如中国加入WTO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安然案为基础分析独立审计和公司财务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等。

    5、项目将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将在学员之间及学员与老师之间建立密切的交流机制,学校专门配备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务经验的老师作为双向交流的桥梁。

    在开展CFO培训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地探索中国CFO职业发展的研究,学院除了现在正在进行的中国CFO的能力框架建设之外,预计到2003年将有两本关于CFO的专著,三本关于CFO的译著将出版,并计划在明年第四季度举办一次CFO论坛。

     

    三、CFO能力框架研究

    (一)CFO能力框架研究的导因

    在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剧变的同时,国内公司的经营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步骤的加快,中国的CFO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1、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的公司需直接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部分公司具备了跨国竞争的实力。这将要求中国的CFO具有全球财务管理的技能,并能为公司设计应对跨国公司及跨国经营的战略。

    2、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家已准备成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这将迫使公司管理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导向。CFO将成为这一转变的先行者,并在公司建立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业绩评价系统和激励机制。

    3、外资购并将成为一轮热点。外资收购的压力将迫使公司提高经营效率。CFO将以价值管理为基础,提高对抗敌意收购的能力,或在公司被购并后,为股东提供更高的回报。

    这些因素都促使中国的CFO转型。要实现财务功能的转型,最关键还是人的因素。PWC的调查报告显示,财务功能转型最大的障碍是人的相关技能(51%的受访者将这一因素列于首位)。

    2002年7月23日,冯淑萍助理在会计口八部门会议上指出,我们要从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开始,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执业要求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研究开发相应的培训教材,安排适当的培训课程。

    以会计口八部门座谈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我院提出以CFO(包括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公司最高财务负责人,下同)能力框架为纲,自上而下研究会计主管及一般会计人员的研究体系。这一体系在2002年9月24日的座谈会(会计司副司长高一斌主持)上获得认可。在此基础上,我院开始着手CFO能力框架研究。

    (二)CFO能力框架的研究目标

    研究CFO能力框架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中国CFO能力框架,便于针对中国CFO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及其所处环境,制定相应的CFO培训战略,研究开发相应的培训教材,实施有的放矢的培训计划。

    2、从CFO开始,自上而下地研究会计岗位资格,为财政部形成规范、科学的会计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三)CFO能力框架的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

    l                  访问150名左右的CFO和50名左右的CEO,了解我国CFO的现状及其未来,及公司CEO对CFO的能力要求。

    l                  在实地访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对10000名左右的CFO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2、规范研究方法

    l      运用比较分析法,将我国和欧美等国家的CFO能力框架进行比较分析。

    l      在实证及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演绎方法,建立符合我国公司经营环境的CFO能力框架。

    (四)CFO能力框架的影响

    1、CFO能力框架研究报告

    这是CFO能力框架研究的主要产品。本研究报告将为自上而下地研究会计岗位资格,形成规范、科学的会计评价体系,及为CFO培训战略的制订奠定理论基础。本报告还将成为国内CFO研究奠基性报告。

    2、设置中国CFO培训战略

    根据中国CFO能力框架报告,我院将根据中国CFO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及其所处环境,制定相应的CFO培训战略,研究开发相应的培训教材,实施有的放矢的培训计划。

    3、建立问题解决工具箱

    在能力框架研究的基础上,学院将组织人力、物力,专题研究与中国财务管理实务相关的模块,如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形成CFO工具箱。在此工具箱的基础上,利用理论界、实务界的力量,为中国的CFO解决在实务中碰到的难题。

      (五)项目进展

    现项目已完成了对30名CFO的访谈探测性测试(测试问题的广度、深度、缺陷,达到优化问题的目的)及酸性测试(测试访谈的时间及受访者忍耐度),对访问者进行了系统培训,并初步选择了三百多家公司作为样本,联系访谈对像。

     

    根据前期的调查,我们发现,中国的CFO所处环境与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同时,中国的CFO已有了决策支持及参与战略管理的意识。但总的说来,CFO离CEO的要求及公司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

     

    中国的CFO任重道远,中国CFO的培训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