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30万名会计师
新加坡《联合早报》 4月23日
李永乐(上海特派员)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挂牌前夕,朱镕基到该院视察,欣然接受院长夏大慰的请求,为学院题了“不做假账”4个大字。这也是朱镕基第一次题字,不过,他与学院约法三章:不允许张贴、不悬挂、不公开发表,最重要的是记在心里,并且付诸行动。
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谢荣透露,截至2002年,中国注册的会计师约12万人,但在职工作的只有约5万人,其中7万人不在行业内工作,而是在其他领域,例如政府机构、高校、企业内任职。
谢荣说,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3年时曾经说过,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三个“30万”,江泽民所指的,是培养会计师、律师和税务师各30万名。
但是,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早在1981年1月1日就恢复开业了,然而到1992年,那时也只有2万多从业人员,即使在今天,距离“需要30万名注册会计师”的目标还很遥远。
拥有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曾经担任KPMG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谢荣,是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上述的信息。
于2000年9月组建,2001年5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
据了解,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一期56名学员,已考取财务总监资格,同时获得香港中文大学颁发专业会计硕士学位,今年招收近70名学员。该院也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招收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生。
学院还接受政府部门及知名企业的委托,举办过多期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部门经理及高级会计师培训班,这些单位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宝钢集团、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
学院现有教师员工100多名,其中教学、研究约30名。但学院拥有400名全国乃至世界财经界知名的教授和专家,这些短期外聘人员省掉不少固定开支,这也是该院的创新之举。
早在1993年,朱镕基就有开办国家会计学院的设想。到1998年,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就马上抓这项工作。
从中国领导人角度来看,可靠的数据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要做决策的时候,如果所拿到的信息不可靠,比如财政收入、企业盈利能力,数据水分很多,决策就很容易出问题。另外,中介机构对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发表见解,也是市场经济必须的环节。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经济容量不断扩大,要维持市场经济的有序性,估计需要30万注册会计师,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也是朱镕基重视会计师培养的原因。

财政部微信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