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杨贵荣,摄影:胡劲波)我院第32期沙龙于4月22晚顺利举行。此次沙龙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沈丁立教授作主题演讲。我院2005年首期国有大中型企业总会计师班的学员、在校其他培训班班学员和部分党员200余人聆听了讲座。本期讲座的主题是“国际问题热点”。同时,本次讲座也作为我院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一次专题学习活动,借此提高党员对于时政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沈教授从日本的文化、历史和制度入手,简略地概括了它们的特质。随后,深入地分析了目前国际热点问题――中日关系、台海问题。
关于日本没有正确对待历史的问题,沈教授认为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二战结束后,美军占领日本后,日本的政治和经济都受控于美国,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军事基地来遏制前苏联和中国,从而没有彻底推翻日本天皇和改造日本政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需要通过日本来打开通向西方的外交大门,从而中国政府放弃了对于日本的战争索赔权;日本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取向造成了日本没能象德国政府那样彻底谢罪和忏悔。简而言之,日本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原因之一是冷战时期的特殊情况。
近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少数日本保守势力感到来自中国的压力,同时日本经济的低迷使其难以接受中国的崛起,再加上中国现行体制使得日本方面对中国的心理距离扩大。日本右翼势力不愿真诚向中国人民道歉,不愿直面历史。沈教授认为中国错过了清算日本的最好机会,也就是错过了让日本诚心诚意低头认罪的最佳机会。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斗则两败。从根本上来讲,中日关系的核心是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国富民强,中国才能真正屹立在世界东方。
关于台湾问题,沈教授认为,中国政府应广泛与台湾人民接触,积极引导台湾民众,瓦解台独势力,培养台湾人民拥护一个中国的感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这里沈教授谈到了他所了解的广大台湾人民的需要以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沈教授认为,作为一个大国在外交政策上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务实;作为成熟的领导人在外交事务上应从民族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地改善与大国的关系,不主动与大国搞对抗。中国应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发展自己的经济,不应在意识形态上搞乱自己的阵地。
爱国并不等于我们不能自我批评。批评政府的一些教条政策和批评我们国民的一些劣根性,是一种文明的进步。本着批评与内省,我们的政府才会走向成熟,我们的国民素质才会提高。
讲座历时2个小时30分钟。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讲座受到了听众的热烈的欢迎和肯定。沈教授渊博学识、对国际问题敏锐的捕捉能力以及对于问题深入的分析能力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给听众带来了一些思想的冲击。
沈教授曾多次应邀主讲我院组织的沙龙活动。(编辑:李泓)

财政部微信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