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青年报》:财政部官员:游资推高国际油价难辞其咎
    日期:2005-07-28

         《青年报》2005年7月28日

           财政部国际司司长朱光耀前晚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当代财经外交及财经热点问题”报告,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非常警惕国际游资的危害性。他指出,国际市场的高油价,绝不是石油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大量的信息表明,是对冲基金在油价上推波助澜,中国目前非常警惕这一问题。本报记者王庆慧

      昨天,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承认:油价呈现出在较高价位上波动的趋势,“目前已经进入到一个成品油的高价位时代。”

      上海源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分析师刘涛分析说,目前的油价上涨,不但面临着石油生产能力接近极限这种供求均衡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大量游资流入以石油期货为主体的投资市场,恶炒地缘政治不稳定形成的石油供应能力波动预期,推高或打压油价。

      有关资料也显示,这一轮油价上涨并不是因为原油供给不足。国际能源机构去年10月份的报告显示,全球石油供应大概是每天8400万桶,需求是8240万桶,也就是说,其实原油每天供大于需160万桶。

      而据CNN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主席阿尔萨巴赫也认为,一直居高不下的油价,与“充足”的石油供给现状十分不符。阿尔萨巴赫表示,现在全球原油储备很充足,库存继续上升,超过五年平均水平,但“投机者在大赌油价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石油,从而推动了油价上升。

      朱光耀表示,要实行全球的合作来对付对冲基金,在石油价格上对冲基金已经使每种石油超过60美元,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对整个全球的经济都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而对付国际游资,必须由全球加强监控、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