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记者 郑初一 袁小可 2005年11月05日
出席昨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5年度 CFO论坛的专家提出,新两法的颁布实施及26条意见的发布,标志着目前企业改革已进入公司治理改革的新阶段--合规阶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本届 CFO论坛以公司治理最新发展为主题。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的公司治理大致经历了英美等国家经历的阶段,但是时间被大大缩短。这其中, 一系列公司治理准则的出台引人注目,如中国公司治理原则(2000年11月)、独立董事制度指导意见(2001年8月)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年1月),以及今年推出的与股权分置改革有关的新规定。 目前,中国的企业改革已进入公司治理改革的新阶段--合规阶段,其标志是修订后的《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中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发布等。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介绍了他对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状况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他指出,首先,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发展并不均衡,公司治理机制较为薄弱;其次,董事会治理表现较差,需要以有效的运作机制为重点,加强对董事会的建设;第三,就2004年情况而言,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涉及的几个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信息披露指数平均而言表现最好,这是监管部门加大市场监管、不断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结果,但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建设依然是目前公司治理改革的重中之重;第四,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对公司治理机制和治理水平存在重要的影响,各省各地区上市公司治理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第五,提升董事会治理水平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现金状况、增加财富创造,而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则趋向于形骸化,其治理状况对公司业绩和价值影响不大。
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应邀在论坛上做了题为中国公司治理与会计、审计改革的演讲. 他认为,会计与公司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CFO则在公司治理中起着核心作用。他介绍说,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我国将建成涵盖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与国际会计准趋同的、又能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并将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我国大中型企业全面执行。

财政部微信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