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动态
    第11届SNAI经济论坛成功举办(图)
    日期:2005-11-15

    《第五项修炼》作者

     

    夏大慰院长主持

     

     

            (通讯员:王大力)11月13日下午,第11届SNAI经济论坛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博士出席并发表了题为《组织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演讲。

      有朋友自远方来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夏大慰教授在论坛上致欢迎词。
      彼得•圣吉博士作为“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第五项修练》的作者、90年代管理大师,一直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研究。《第五项修练》作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依据,力求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修练办法提供给组织,以带动组织的整体动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个凳子三条腿
      彼得•圣吉博士首先介绍了组织学习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他认为,有三条腿支撑起团队的核心学习能力,一是热情或志向(Aspiration),包括个人愿景(Personal Vision)和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二是反思性讨论(Reflective Conversation),包括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与和对话(Dialogue);三是理解复杂性(Understanding Completely),主要指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这三条腿相互依赖,互相关联,缺了一条腿就站不起来,共同构成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组织学习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怎么样在一个集体当中构建一个环境、氛围与文化,来促进大家的反思。“不同的人在一起”有着特别的意义,但这看上去很简单,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一涉及到不同人之间的对话,就会有情感因素介入其中,甚至引起冲突,形成不能交流的障碍。

      学习型会计:探索数字背后的意义
      演讲中,彼得•圣吉博士也谈到了一些会计方面的问题。他指出,就会计领域在西方的历史发展而言,有两种不同的理念,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会计:一种是学习型的,这是管理会计;另一种是投资者加入后,为了解受托情况与进行控制等,而生出的财务会计。
      接着,彼得•圣吉博士就学习型会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学习型会计即管理会计这一领域呢?“因为当时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要了解,到底这个企业状况如何,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一定的企业目标、生产的目标,我们到底做的怎么样。”而管理会计就是提供“到底走的怎么样”、“我们做的怎么样”之类的信息。这涉及到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评测。团队成员们有探求这些问题答案的需求,要评估一下诸多方面的问题,看看到底做得怎样,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评估,这也是称管理会计为一个学习性领域的原则。
      比如丰田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ABC)的案例。丰田里面没有一个成本集中控制的系统,如果有一个高管副总裁讲我们必须降低成本10%,其实在整个公司里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因为整个公司成本是一个分散体系,而不是集中的。因为只有工厂车间里头的工头最了解成本,只有他们才能够制定降低成本的指标。丰田的原则是:人想要学习。以前述“三条腿”理论来讲,就是“人需要热望,人需要交谈,人需要理解现实的复杂性(以改善现实)”。
      彼得•圣吉博士进一步指出,管理会计的核心不是数字本身,而是让你反思其背后的意义;管理会计的核心是将数字变成意义,从而了解现实。所以,管理会计数据需要(管理主体内部的)公众的了解。信息要变成大家理解的意义,大家才会看到现实,而这是改进的前提。这样,新的心智模式就会产生。
      同时,彼得•圣吉博士也提出了对会计发展的忧虑:作为学习性会计,管理会计逐渐被财务会计赶下历史舞台。这样,学习就成了一个问题,这也与可持续发展相关了。应该说,财务会计对系统思考是个障碍,对可持续发展同样是个障碍。可持续发展一个关键词就是“未来”,而成为主流的财务会计对于未来其实没有什么作用。

      管理学院与MBA之弊
      近日仙逝的“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对于MBA教育的兴起一直持严厉的批评态度,始终对其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且一再告诫人们,不要忽视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基础社会科学的重视。他认为,MBA教育几乎完全抛弃了他所理解的管理学精髓,沦为一门综合技能培训;强调操作规范性和案例经验积累,却无视管理直觉的培养;过分的商业沟通培训,使得学生大多陷入商业手腕的鸡零狗碎中,迟钝于企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变化;缺乏创新精神、没有长远的前瞻能力、难以应付突发事件、历史感淡漠等成为70%左右的MBA学生通病。
      无独有偶,彼得•圣吉博士在演讲中,也指出管理学院与MBA教育的诸多问题。
      他认为,在二十世纪新管理发明-管理学院中,由于管理会计具体性、个案性而引导教授的麻烦,但财务会计就具有普适性,容易教授。于是,财务会计成为管理学院中相关内容的主流。在管理学院降世以前,你要成为管理者唯一的途径就是在一个公司里面一步一步步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经验,把这个公司的几十年的经验都了解了;而目前,管理学院中教的只是财务上的数字。进而,这些MBA们出来后,没有任何的经验,脑子里面都是数字,却被派到公司里面从事管理,产生目前“管理学院出身的经营管理者从上到下用一些指标来试图控制一个企业”的现象。
      演讲的最后,彼得•圣吉博士回答了与会者的一些提问。在被问及“长寿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时,他说道,英文“公司”一词源于法语,原意是“大家分享面包”;而在中国,叫“生意”,也就是“生活的意义”,大家有机会在一起,有“缘份”。同时,彼得•圣吉博士指出,企业做得好了,就会得到回报,也就自然会持续地做下去。而“为赚钱”只是一个心智模式,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想的。正如人需要氧气,但活着却不仅仅是为了呼吸一样;企业需要赚钱,但企业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编辑:李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