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动态
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在碰撞裂变中前行
日期:2005-12-10
(通讯员:王大力) 2005年12月10日上午,被媒体称作“黄埔一期”的首期全国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正式开班。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亲临课堂,为5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未来会计领军人才讲授了第一课。开班仪式由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主持,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夏大慰院长致欢迎词,财政部人教司巡视员苏金秀致贺词,学员代表秦正余也做了简短的发言。
本次首期全国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数名财政部官员亲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明示了以金人庆部长为核心的财政部党组对全国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精心筹划、认真准备与高度重视,同时,也彰显了财政部党组对中国未来会计工作的极大信心。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讲授的第一堂课题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其中,谈到了高级会计人才学习方法论的十八个字;“整合专业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碰撞裂变提升”。新知而好,新事物也好,其创新皆缘起于碰撞与裂变,而在中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这一创造性的征程上,我们也正是在碰撞与裂变中前行与提升。
从“铁肩担道义”到“妙手著华章”:殷殷之期望
王军副部长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作用与背景,是基于我国会计行业进军国际市场,也就是会计国际趋同的要求;二是打造会计领军人才的总体筹划,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依托;三是对在座学员的希望,要珍惜机会,不忘重托,在开拓视野的同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王军副部长指出,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学员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前者是过程,是学员的责任,要具“领军会计人才”的所有内涵,作到名符其实;后者是结果,最终谱写出新篇章,既有本人的成绩,也有本单位的发展,更有整体会计行业的繁荣。
从根本上讲,人与人的差异是由“学习”造成的。那么,作为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学员,该如何学习呢?在课堂上,王军副部长提出了“如何打造”的命题。
会计领军人才:如何打造之惑
在课常上,针对“如何打造”,也就是“如何学习”的问题,培训班学员们探讨踊跃,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锻炼锻炼再锻炼”、“学习基础上找出关键点,实施过程中完善”等。
本着探讨的目的,王军副部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打造会计领军,要做到三十个字,一方面,要“总结自己,学习他人,准备将来”,另一方面,“整合专业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碰撞裂变提升”。前者是过程,是表现;后者是理念,是方法论。“整合”最重要,要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网络”要涵盖本专业之外的相关知识,层次越高,其他知识的需求量就是越大;而碰撞裂变是提升之途,是创造新知的源泉。三者相互关联,互为支撑,使人的认知实现螺旋式提升。
同时,王军副部长指出了三种对学习的深化认识:学习是工作,学习是生活,学习更是一生任务。就学习而言,要抓住“简约”二字,细节要弄明白,但不能在细节上纠缠;要用少时间,取得大效果。
从三到四:人才系列的拓补
较早前,财政部官员提出,会计领军人才包括三个系列,一是企业系列,二是注会系列,三是学术系列。而本次王军副部长在讲课是指出,会计领军人才包括四个系列,在原来三个系列的基础上,增加了事业单位系列。这体现了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工作逐步走向深入与逐步完善的过程。
这种事业单位系列的拓补,既是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大发展所驱,也是改变国内一些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工作薄弱现状的要求。王军副部长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上海提出的其医院于亚洲市场的定位目标;二是教育方面,如各大院校的发展。事业单位要发展,自然需要财务与会计工作的支撑,自然需要相关的高级人才。比如,在一些院校“起高楼”的过程中,有限的资源运用是否得当?这里,就需要发展会计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
从荐选到海选:人才选拔方式的转变
今年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选拔,是采取推荐加考试的方式。而对于明年及以后的选拔,王军副部长透露,将采取“海选”的方面,对符合相关要求的人员,进行全国统考,努力使大家机会平等。不过,将来的考试会越来越难,考试内容与程序也会越来越科学。
寥寥数言,此中有深意。就遴选全国高级会计人才而言,不仅仅是要在大中型企业中有培养一两名层次高、知识面广的会计人才,以带动整个企业财会工作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促进全国范围内财会人员的学习,在提高自身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中国会计业的发展与变革。而从“荐选”到“海选”的转变,正透出这种背后的深意,也反映了财政部在全国会计工作管理方面的良苦用心。
培训支撑:诸机制的创新
在谈到本次培训班的支撑机制时,王军副部长介绍了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创新点,包括创新培养机制、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建立约束机制与跟踪培养机制等。创新培养机制,就是改变单纯依赖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职学习与科研教学相结合,实行课题研究制度、导师辅导制度、制定阅读题目制度、远程教育制度、交流研讨制度以及学员成果反馈制度。而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就是以学员需求作为教学计划与设计的导向,做到量体裁衣,具有针对性。
支撑全同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机制,更需要场所。作为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目前已经建立了短期面授教育、学位教授与远程教育三足鼎立的培训格局,同时,师资课程整合能力逐渐增强,中国CFO能力框架实验室取得诸多成果,这都为深入把握高级会计人才培养规律,推动各项课程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大部分人到小大部分人:淘汰机制的辩证
王军副部长强调,本期培训班是三年一个周期,共两个周期,至少用时六年,采取盯人培养的方式。对于每个学员,每年都会有成绩评定;三年下来,要有一定的淘汰。小部分人要淘汰;没有小部分人的淘汰,就没有对大部分人的促进;对小部分人是残酷的,但相应于此,大部分人会充满激情的、奋发向上;同时,就淘汰而言,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
本次首期全国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数名财政部官员亲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明示了以金人庆部长为核心的财政部党组对全国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精心筹划、认真准备与高度重视,同时,也彰显了财政部党组对中国未来会计工作的极大信心。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讲授的第一堂课题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其中,谈到了高级会计人才学习方法论的十八个字;“整合专业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碰撞裂变提升”。新知而好,新事物也好,其创新皆缘起于碰撞与裂变,而在中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这一创造性的征程上,我们也正是在碰撞与裂变中前行与提升。
从“铁肩担道义”到“妙手著华章”:殷殷之期望
王军副部长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作用与背景,是基于我国会计行业进军国际市场,也就是会计国际趋同的要求;二是打造会计领军人才的总体筹划,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依托;三是对在座学员的希望,要珍惜机会,不忘重托,在开拓视野的同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王军副部长指出,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学员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前者是过程,是学员的责任,要具“领军会计人才”的所有内涵,作到名符其实;后者是结果,最终谱写出新篇章,既有本人的成绩,也有本单位的发展,更有整体会计行业的繁荣。
从根本上讲,人与人的差异是由“学习”造成的。那么,作为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学员,该如何学习呢?在课堂上,王军副部长提出了“如何打造”的命题。
会计领军人才:如何打造之惑
在课常上,针对“如何打造”,也就是“如何学习”的问题,培训班学员们探讨踊跃,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锻炼锻炼再锻炼”、“学习基础上找出关键点,实施过程中完善”等。
本着探讨的目的,王军副部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打造会计领军,要做到三十个字,一方面,要“总结自己,学习他人,准备将来”,另一方面,“整合专业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碰撞裂变提升”。前者是过程,是表现;后者是理念,是方法论。“整合”最重要,要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网络”要涵盖本专业之外的相关知识,层次越高,其他知识的需求量就是越大;而碰撞裂变是提升之途,是创造新知的源泉。三者相互关联,互为支撑,使人的认知实现螺旋式提升。
同时,王军副部长指出了三种对学习的深化认识:学习是工作,学习是生活,学习更是一生任务。就学习而言,要抓住“简约”二字,细节要弄明白,但不能在细节上纠缠;要用少时间,取得大效果。
从三到四:人才系列的拓补
较早前,财政部官员提出,会计领军人才包括三个系列,一是企业系列,二是注会系列,三是学术系列。而本次王军副部长在讲课是指出,会计领军人才包括四个系列,在原来三个系列的基础上,增加了事业单位系列。这体现了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工作逐步走向深入与逐步完善的过程。
这种事业单位系列的拓补,既是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大发展所驱,也是改变国内一些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工作薄弱现状的要求。王军副部长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上海提出的其医院于亚洲市场的定位目标;二是教育方面,如各大院校的发展。事业单位要发展,自然需要财务与会计工作的支撑,自然需要相关的高级人才。比如,在一些院校“起高楼”的过程中,有限的资源运用是否得当?这里,就需要发展会计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
从荐选到海选:人才选拔方式的转变
今年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选拔,是采取推荐加考试的方式。而对于明年及以后的选拔,王军副部长透露,将采取“海选”的方面,对符合相关要求的人员,进行全国统考,努力使大家机会平等。不过,将来的考试会越来越难,考试内容与程序也会越来越科学。
寥寥数言,此中有深意。就遴选全国高级会计人才而言,不仅仅是要在大中型企业中有培养一两名层次高、知识面广的会计人才,以带动整个企业财会工作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促进全国范围内财会人员的学习,在提高自身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中国会计业的发展与变革。而从“荐选”到“海选”的转变,正透出这种背后的深意,也反映了财政部在全国会计工作管理方面的良苦用心。
培训支撑:诸机制的创新
在谈到本次培训班的支撑机制时,王军副部长介绍了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创新点,包括创新培养机制、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建立约束机制与跟踪培养机制等。创新培养机制,就是改变单纯依赖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职学习与科研教学相结合,实行课题研究制度、导师辅导制度、制定阅读题目制度、远程教育制度、交流研讨制度以及学员成果反馈制度。而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就是以学员需求作为教学计划与设计的导向,做到量体裁衣,具有针对性。
支撑全同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机制,更需要场所。作为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目前已经建立了短期面授教育、学位教授与远程教育三足鼎立的培训格局,同时,师资课程整合能力逐渐增强,中国CFO能力框架实验室取得诸多成果,这都为深入把握高级会计人才培养规律,推动各项课程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大部分人到小大部分人:淘汰机制的辩证
王军副部长强调,本期培训班是三年一个周期,共两个周期,至少用时六年,采取盯人培养的方式。对于每个学员,每年都会有成绩评定;三年下来,要有一定的淘汰。小部分人要淘汰;没有小部分人的淘汰,就没有对大部分人的促进;对小部分人是残酷的,但相应于此,大部分人会充满激情的、奋发向上;同时,就淘汰而言,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