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懂取舍知进退 做一个理性的人 ——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感 【2023年2月3日,中国会计报】
    日期:2023-02-03
      自己一直从事管理工作,对经济学并不陌生。但无论从宏观到微观,还是从理论到案例,此前的每次学习总是浅尝辄止,缺乏深刻的理解,也未能建立起严密的知识体系。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书让我系统地重温了财务和经济学相关知识。这本书开篇就让人耳目一新,它借助生动的事例、简洁的模型和有力的推理来阐述深奥的理论和观点,语言浅显易懂,让读者在阅读时或阅读后反思自己的行为。本书意在教授人们掌握一种新的思维技巧,掌握这种思维技巧就好比掌握了一种技能或工具,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降低机会成本

      把握“机会成本”,摆脱虚妄构想。人生面临着无数次选择,而每一次选择其实是有成本的。每次选择意味着对其他选项的放弃或失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机会成本。

      为了不让自己后悔或是把选择的机会成本降到最低,对自己的选择一定要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千万不要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因为每一次尝试都是有机会成本的。

      例如,大学毕业时,父母给你一笔钱可进行两个投资选择。一是可将这笔钱用于购买一套两居室的住房,一来可减少将来结婚后的房贷压力,二来又能获得将来房产增值的收益;二是将这笔钱用于投资自己,选择到海外留学深造,增长见识、磨砺意志和储备能力,为谋取更好的前程奠定基础。

      两个选择各有利弊,选择投资房产,就丧失了自我提升的机会;选择留学深造,则放弃了房子增值的机会。因此,在生活或工作的抉择中,尽可能减少一时的冲动,冷静下来,理性思考和分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擅长什么、需要弥补什么,尽可能在每一次选择中将自己的机会成本降到最低。

      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正视“沉没成本”,拒绝存量绑架。沉没成本是一项已经发生的或无法收回的成本支出。因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因此,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
    本的干扰。

      例如,近两年由于经济下行、市场疲软,在全竞争行业的市场销售报价中,竞争对手间的产品报价往往只能覆盖产品的变动费用和部分合理的固定费用才能中标。即报价中只包含产品的直接构成费用如原材料、人工、动力、运输等和生产该产品的场地、设备等摊销费用。而与该产品无关的存量固定资产摊销,如闲置的厂房、土地、设备等摊销费用,以及富余人员等费用,都是该产品的沉没成本,与产品报价无关,只能忽略不计。若一定要将这些存量的沉没成本计算到产品报价中,很有可能得出错误的招投标结论,丧失潜在中标机会。

      放眼现在和未来,沉没成本是否参与决策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为了考上研究生所花的时间、精力、金钱,不管是否考上,这些不可逆的投入就是沉没成本。若要跳出沉没成本“陷阱”,需要培养和锤炼豁达大度的品质、良好的技能和素养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正视错误,正视沉没成本,才能轻装上阵,不被存量绑架和拖累。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带给我们的智慧。

      节约时间就是创造财富

      切记“时间最宝贵”,不再为拖延找借口。现实生活中,节约时间就是在创造财富。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城市同一地段有两个面馆,位置相邻、面积相同、味道相似。几年后,张家面馆赚钱买了原租赁的铺面,李家却无力购买。为何产生如此差异?原来是李家面馆生意虽好,但刚煮好的面很烫,顾客需要 15 分钟吃一碗面。而张家面馆把煮好的面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顾客可以在几分钟内吃完。尤其是在用餐高峰时段,此举让张家面馆接待顾客的频次显著提升。

      为顾客节约时间的同时,张家面馆增加了自己的客流量和财富,是典型的为客户节省时间就是为自己创造财富的例子。若明白了提升效率的重要性,不再为拖延症寻找借口,努力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真正做到日事日毕,结果自然不同。

      运用到管理实践中

      该书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理性人,懂得如何取舍才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将书本中学到的思维及理念运用到工作中,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我们该如何降低管理中的“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为顾客节省时间、提升效率?我认为应尽量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勤勉敬业,专业专注。把工作当成事业来经营,在工作中立足本职,不断追求自己在专业上的“比较优势”,让自己的技能及专业特长发挥出最大效能,使自己在专业领域中有所突破并让自己和企业受益,从而降低企业的边际机会成本。同时,勤勉敬业,敢于担当,确保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成果,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为企业创造财富。

      二是谨慎决策,毅然决断。要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的“沉没成本”,决策层要建立科学的评估和决策体系,要在充分调研、分析及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预判,并从技术、财务、风险、前景等多角度准确判断决策事项,提高决策水平。对于已发生的“沉没成本”,要果断决策,果断中止,摆脱其影响,在客观、理性的基础上当机立断,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三是提升能力,开拓创新。面对“机会成本”压力、“沉没成本”陷阱和提升效率创造财富的目标,我们要恪尽职守、开拓创新,还要居安思危、时刻反思,通过开拓创新打开工作局面,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漏洞与不足,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和决策水平。


    (作者为重庆市会计领军人才,供职于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