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课堂内外
    【观点】保持定力,形成合力,共同答好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
    日期:2023-02-27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了未来五年及明年经济工作,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一个共同命题,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各方一起探索,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完成答卷,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企业未来发展几个趋势的判断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和主要特征。企业、政府、金融界等社会各方面,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决策推进过程中。高质量发展也是我国增强全球竞争力、参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地提升中国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首要任务。
      2、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选择。全球经济格局日益复杂,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加速重构,过去企业短视的、急功近利的布局已经很难适应未来整体发展的格局。因此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要更加突出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把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作为企业自身的能力和定力来建设。
      3、不确定性常态化是企业未来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疫情的冲击、全球气候环境的影响、中美关系从贸易战到中美之间格局的全面的对抗,以及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出现新的情况。这些不确定性是企业在整体运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企业要用自身的定力和自身的确定性去管理好、应对好未来的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在新冠疫情中之所以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是因为及时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包括供应链、产业链的构架上作出了提前的安排。
      4、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巨大存量问题。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存量经济时代,过去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存量问题,必须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解决,通过整体资源的合力布局推动转型,激活存量,发挥存量资产的价值,这是企业、政府等共同面对的问题。
      5、消费全面升级为企业创新转型打开了发展空间。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巨大的市场加速产业发展,高质量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企业需要不断推动自身产业信息化,进一步转型创新。
      6、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企业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打造综合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7、工匠精神、 内容为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精准营销上就是工匠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中要把工匠精神、内容为王作为未来的重点。
     
    目前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高质量,需要政府、金融等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这是关键问题。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理念、营商环境的高质量,没有金融的绿色支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2、企业家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和底层逻辑认识不到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当中,企业的紧迫感、危机感不强,动力不足。
      3、企业过去成功的理念、心态、模式、方法、经验已经不适合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所以必须要调整。许多民营企业在过去三十年抓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在目前的高质量发展新场景下,过去财富积累、资源布局的思维方式已经逐渐与未来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因此企业家需要怀着空杯心态、归零心态再次定位。
      4、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对企业未来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融入这些要求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5、粗放式经营、过度多元化、追求规模的铺摊子发展和投机等行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格格不入。
      6、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低效、无效存量资产,已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
      7、科技创新和进步、商业模式创新迭代加快,是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挑战。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新科技、新模式不关注、不关心,长此以往被整个社会慢慢淘汰,不去拥抱科技创新,不去拥抱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未来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8、企业家在不确定性常态下,驾驭复杂局面和识别机会与风险的能力不够,需要企业家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

    关于对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环境生态方面:营造稳定可预期的政策和营商环境,是让企业家安心经营、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让企业家坚持长期主义,做百年老店的重要支撑。
    坚定不移、真正落实好“两个毫不动摇”的举措,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确保让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分享社会资源,激发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动力、活力、激情。
      尽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理念、政策导向和评价机制是确保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构建好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圈,营造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政府不仅要关注增量发展和创新发展,也必须关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存量问题,要制定盘活存量的一揽子政策,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形成促进增量带存量,优势带劣势, 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企业自身方面:企业要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和价值观,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内涵要求,主动融入,顺势善为,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企业家要甄别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和机会,把资源聚焦在自身核心主业与核心战略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
      企业要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为导向,加快科技与商业模式创新转型双轮驱动,推进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坚持专注专一、有序有效发展理念,坚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几代人做成一件事的定力和耐心,打造企业“百年老店”。
      企业家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五个风险:没有战略定位的布局就是风险,没有理智支撑的激情就是风险,没有管理支撑的发展就是风险,没有现金流支撑的业务就是风险,没有协同效应的并购扩张就是风险,从而推动自身发展的“六个成型”: 战略成型,模式成型,体系成型,机制成型,团队成型,管理与治理成型,全面提升企业运行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企业要认清自我,高度重视,全面提升现金流管理的能力,全面提升管控过度扩张、过度负债、过度投机的自觉性。
      企业要牢固树立“解决问题也是发展”的理念,坚持一手抓增量发展,一手抓存量结构优化,全面提升资产运行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五个转变:从注重规模、速度向注重效益和质量转变;从注重利润总量向注重现金流管理转变;从机会导向向战略导向转变;从盲目多元化发展向归核专业化发展转变;从超越自身实力的扩张发展向凸显自身优势的内涵发展转变。
     
    发挥好管理会计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管理会计要发挥好推动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和提升毛利水平的作用,毛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企业的竞争力,管理会计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在这个方面发挥作用。
      2、管理会计要发挥好重构以现金流为核心的财务预算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的作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结果还原到现金流管理上,是企业的定力、耐力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3、管理会计要构建好与企业战略、商业模式、资源配置、成本管理相匹配的管理报表体系,为管理者有效、正确决策提供支撑。构建一个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相匹配的管理报表体系是一个重要方法,也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信息的有效手段。
      4、管理会计要发挥好最核心和本质的,在强化成本管理、提升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管控风险上的作用。
      5、管理会计要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全面提升管理会计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体现自我价值。管理会计在企业实际运营和实践当中,要坚持一手抓有形成本的优化,一手抓企业磨合、执行、理念上成本的优化。管理会计在企业未来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拓展管理边界,真正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