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财联社: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首期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 杨成长作主题分享【2023年4月6日】
日期:2023-04-06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首期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3月31日举办。本次讲堂邀请到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博士,作“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征程”主题分享。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白晓红主持了本次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用友公司为本次讲堂提供了大力支持。
谈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的开设缘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表示,一是彰显学院政治责任的需要。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创建并成长起来的国家级财经学习教育培训基地。在当前全党全国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点,学院主动搭建宣传交流平台,阐述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既是学院的政治责任,同时学院也具备相应的能力。二是提供优质教育产品的需要。通过“沉浸式”学习教育方式,邀请地方党政领导、业界专家到院来分享实践经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建设发展成就、面临的挑战、全新的理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院国家级财经学习教育平台的优势,更好地输出教育成果,形成优质教育产品供给平台。三是学院教师能力建设的需要。没有实践基础以及和经济社会脱节的理论是苍白的。搭建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平台,让学院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实践、挖掘潜力,对于教师们丰富理论知识、提升教育供给能力十分必要。
杨成长梳理了过去十年我国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相关成绩,重点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提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建议。同时,他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简要进行了解读。
杨成长指出,目前我国进入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分两步,一是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2035至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杨成长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和升华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小康大同”社会的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演变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同时对西方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反思。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方面,杨成长提出,在目前起步阶段,我国需要做好七大战略布局:统筹七大关系,以高质量发展弥补经济实力差距;深化机制改革,以创新驱动发展弥补科技实力差距;聚焦四大问题,以共同富裕建设弥补民生水平差距;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弥补城镇化水平差距;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绿色转型,弥补生态差距;应对六大安全挑战,夯实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优结构、引外资,以制度型开放弥补贸易水平差距。
在对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中,杨成长分析了2023年经济目标确立的因素。他表示,我国2023年GDP增速设定了5%左右的增长目标。一是与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从2035远景目标和过往五年的平均增速看,5%左右的增长目标一方面保证了经济增长恢复至合理区间,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发展保留了弹性。二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目标的确立需要相对审慎。三是过去五年宏观政策力度大,相对审慎的增长目标为后续宏观政策预留空间。
白晓红副院长在总结致辞中表示,杨博士的分享对学院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意义重大,也为学院立足本职、立足自身,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体系。
用友公司助理总裁何旭祥、助理总裁李凯出席了本次大讲堂。线上线下共计近一万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