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经济日报》:2023年度宏观经济论坛在沪举办【2023年4月25日】
    日期:2023-04-25
      2023年度宏观经济论坛日前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论坛邀请多位我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共同研判国际国内形势,预测我国经济发展走势,提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文彬表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宏观经济论坛已经成为学院围绕宏观经济领域研讨的重要交流平台。当前,预判未来变成一项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工作越困难,越需要冷静分析研判未来的发展趋势,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地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全球化的转型和重置体现出以下趋势:一是知识与技能型流动正在推进全球互联。二是全球没有哪个区域能做到自给自足。三是各个区域和行业都有来源高度集中的产品。四是全球价值链始终处在逐步演化的过程中。五是跨国公司是利用全球流动实现增长和打造韧性的关键。全球化重置的结果,是中国从世界舞台边缘到了世界舞台中央。因此,未来中国要从打造主场现代化到打造主场全球化。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CPA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白晓红表示,我国经济无论因变量自变量还是从抽象到具体,定性或者定量方面,都发现了一些规律,特别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系的建设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下的中国经济走向,是行稳致远的。对于宏观经济结构性的问题,她认为,技术创新转化,用新兴产业替代传统的旧的产业,比如光伏、芯片、半岛体、AI、生物医药等技术创新型产业取得优势,以及以人口变化趋势相关的养老、医疗、教育等行业转型。这是结构调整的重点,也是本轮周期上行的新支点。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PA中心学术顾问赵伟认为,目前经济正处在周期性复苏的初始阶段,本身具有非常强的结构性特征,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的展望和预期保持积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