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2023年度宏观经济论坛【2023年4月27日】
日期:2023-04-27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近日举办2023年度宏观经济论坛,邀请多位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提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CPA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白晓红主持论坛。
成为学院围绕宏观经济领域研讨的重要交流平台。当前,企业要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更有必要以终为始看未来,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地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全球化的转型和重置体现出以下趋势:一是知识与技能型流动正在推进全球互联。二是全球没有哪个区域能做到自给自足。三是各个区域和行业都有来源高度集中的产品。四是全球价值链始终处在逐步演化的过程中。五是跨国公司是利用全球流动实现增长和打造韧性的关键。他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构成了当今世界多元现代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现代性,是多元现代性最生动的实践,必将推动人类走向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共同发展。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PA中心学术顾问赵伟以“经济可以更‘乐观’些”为题,探讨当前经济形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学研究室主任汤铎铎就2023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美国银行危机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鲍勤以“系统观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论坛发布了财政部部省共建课题《宏观经济周期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白晓红、赵伟、赵宇、钟世虎等)。课题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波动呈碎片化趋势,过去30年出现9次周期波动;2022年12月以后我国经济不断修复,并在2023年3月启稳上扬。“技术创新转化,用新兴产业替代传统的旧的产业,比如光伏、芯片、半岛体、AI、生物医药等技术创新型产业取得优势,以及以人口变化趋势相关的养老、医疗、教育等行业转型。这是结构调整的重点,也是本轮周期上行的新支点。”白晓红说。
据介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将与国内宏观经济研究各方成立“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与结构研究联盟”,每年选择相关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