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建设 > 智库建设动态 > 专家观点
    行业观点:话匣子|叶小杰:“金特估”接棒中特估,倒底行不行?【2023年5月17日】
    日期:2023-05-17
      备受市场瞩目的“沪市金融业专题座谈会”今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座谈会采取闭门会议形式讨论“促进金融业估值提升和高质量发展”,但是市场相当不给力,金融板块整体大幅下挫,其中,保险行业指数以超过2%的跌幅领跌整个A股市场。那么金融股接棒“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到底行不行?请听报道:




      被视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金融板块,投资者仿照“中特估”,创造了一个A股市场新名词“金特估”,这个板块在A股市场中的标签就是估值水平极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认为,估值低有行业本身的因素:“金融股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普遍比较成熟,缺乏想象空间。从资本市场的实践来看,股票估值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看预期,金融股大多盈利比较稳定,不太可能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因此估值水平也就长期维持在低位。”

      但是估值低,并不等于利润低。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以银行股为例分析,虽然市净率平均不到0.6,股价跌到肉里,但是息差有政策保护,利润不但很高,而且很稳定。比如本周一,整个银行系统同步下调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

      杨德龙:“这次下调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仍然具有比较强的信号意义,表明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继续推进,维持一个相对低的银行吸储成本,从而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减轻银行息差压力。”

      银行利润向好,但股价却冲高回落。保险股冲高回落更夸张,投资者借着周一大涨,纷纷抛售离场。曾经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券商股同样难以免俗,大通证券分析师张诚介绍,往往券商股一涨行情就到头了:“券商股它的股性或者市场形象在当下的阶段,还成为了一部分机构和投资者眼中的反向指标。”

      “金特估”板块估值上不去,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看来,会带来一些问题,包括,金融行业补充资本金的难度加大,使得市场当中其他金融资产的估值扭曲,影响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叶小杰认为,提升大金融板块估值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金融股练好内功,比如说加入更多的科技因素,助力自身的转型,或者找到其他更多可行的增长空间,进而来提升估值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去重视长期估值偏低的问题,比如说在相应的估值方法,在相应的资金匹配上面给予相应的扶持,进而来确保整个金融股它的估值的状态。”






    ( 本文观点仅代表专家本人的观点,与学院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