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会计报》:广西桂林创新会计人才队伍培养模式显成效【2023年6月2日】
日期:2023-06-02
培养一支道德优良、专业扎实、能力卓越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员队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财政局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创新高端会计人才培训培养模式,持续开展桂林市“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进一步强化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会计职能的转型升级,为全面落实桂林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和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可靠的会计人才支持。
重视人才培养 聚焦骨干引领
从2012年起,桂林市财政局在广西各地市率先启动首期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工程。通过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院校机构通力合作,精心设计培训培养体系,积极搭建交流互学平台,完成桂林市第一、二期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工程,汇集了一大批桂林市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优秀人才。其中,既有来自中央、自治区、市属企业、“高尖特新”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也有来自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或重要领域的财务负责人及骨干,共培养了优秀学员110名。
第三期培训项目从2022年初启动,精心谋划、科学设置选拔流程,包括个人申请、单位审核、量化评分、结构化面试等环节,最终选拔出各行各业优秀会计人才66名。其中,有以会计系列为主的经济类高级职称30人,获得注册会计师及其他行业执业资格8人;有参加过广西、桂林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工程的优秀学子;有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更多的是各部门单位的中层领导和行业骨干;有深耕会计实务领域的“70后”、“90后”会计新锐,更多的是“80后”中坚力量。学员行业分布广、水平层次高、业务活动精、年龄跨度大。
创新培养模式 着力提升质效
桂林市财政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会计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把握会计职业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创新科学、规范、高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突出诚信为本,坚守道德底线。“十百千”项目突出会计人才以诚信为本,将立德树人作为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努力打造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会计人才队伍。将诚信教学设置为拔尖会计培养项目每一期、每一位学员的必修内容,依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育资源,由开设诚信课、瞻仰公正柱、重走诚信路、参观诚信馆四个部分组成。以诚信作为培养项目的“必修课”意义重大,强调会计人无论何时何种岗位都要坚持以诚立身、以信立业、严于律己、心存敬畏、坚守底线。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产学结合。桂林市财政局联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创新教学培养模式,不再是单一的一对多模式,而是在授课基础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产出式教学。产出式教学是第三期培养项目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聚焦不同行业特点下财务治理的难点、痛点,已开展课题研究8个。其中,小组研讨是激发学员创造力的有效教学活动。学员通过问题分析、分组研讨、产出汇报,进一步提升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期6个小组在本次培训中共提交7篇课题研究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极大提升了培训的产出效果。
三是精心设置课程,加强服务管理。在课程内容上,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要求和培训需求,由“端菜式”转变为“点菜式”培训,注重按需培训、学以致用。通过与培训基地多次沟通,精心设计专属项目精品课程,设置了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管理会计、财会与审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等课程模块;在服务管理上,以加强服务管理为核心,丰富拓展信息化平台,完善课程提醒、课堂问答、课程回看、学习轨迹监督、学习绩效评价等功能,注重提升服务、强化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 持续跟踪培养
桂林市财政局积极探索建立会计人才长效培养机制,持续跟踪培养,通过强化信息化平台沟通、不定期开展跨行业跨班级跨小组交流等形式,跟踪反馈3期学员成长状况。通过多年持续培养,学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资格职称提升上,有36人取得高级职称;在职务提拔、跨界交流提升上,有80多人次获得职级晋升,市属三甲医院的总会计师就有3人从这些学员中产生,为广西各类“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班输送了20余名学员。
下一步,桂林市财政局将继续以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工程为依托,牢固树立会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观,紧紧围绕桂林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的发展,加大会计产学研协作,打造具有桂林特色的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和使用力度,为服务桂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会计人才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