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会计报》:以守正创新的内部审计工作赋能经济发展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23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论坛综述【2023年6月9日】
    日期:2023-06-09
      学会日前联合举办“2023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论坛”。与会者就内部审计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赋能内部审计价值提升新路径、内部审计实践与企业价值创造等专题展开了讨论。

      高屋建瓴启迪思维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卢文彬阐述了内部审计在国家监督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充满不确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要变革、创新,内部审计要积极满足利益相关方的需要。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常务副会长谢志华在题为《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与新技术融合》的报告中表示,人类社会运行的根本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人类独有的认知革命要求建立场景感,通过概念思维和结构思维发现变化背后的运行规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决定了内部审计的本质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内部审计要从法人所有权而非决策权的角度,验证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坚持“一切信息都是为了决策”的理念,坚持信息的相关性优于真实性的原则。

      审计署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司原司长李凤雏阐述了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内部审计的根本矛盾,内部审计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出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审计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并针对当前内部审计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推动三大变革的具体举措。他认为,新时代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从侧重于内部审计“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甚至“优不优”。他表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战略性问题;落实新时代新征程上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内审机构要细化深化实化,认识规律,提高体制机制的创新性、系统性、整体性水平和服务大局的主动性。

      在坚持传承与创新中前行

      中国东航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审计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席晟回顾了我国首席审计执行官制度探索实践的历程,结合自身多年担任总审计师的实践,提出了新形势下首席审计执行官的角色和任务。他认为,要跳出内审看内审,首席审计执行官要做洞察时局的领航者、发展战略的推动者、企业价值的创造者、风险管控的指导者、社会责任的倡导者、新技术的促进者、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审计师刘正昶系统介绍了涵盖审计组织模式、工作理念、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工作指引、制度体系、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八个方面具有中国铁建特色的内部审计管理建设体系,分享了中国铁建内审工作的启示和体会。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原审计部部长、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风控与审计分会会长谭丽丽认为,人本审计的本质是以人及其行为为中心、为根本的审计观。人本审计是以低投入、低风险和高回报的方式提升人的能力及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她从以人为本的审计基础理论、审计观念创新、战略审计、企业文化审计、公司治理、数字化审计转型、团队建设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本审计的思想和指南。她表示,人的行为是一切经济后果的本原,只有加入人的行为,审计链条才变得完整;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成为组织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学校,优秀的审计部门应始终将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发展战略,用不断学习和进取的方式团结人、调动人、提高人,凝聚人心。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审计系主任李颖琦从研究的视角对内审范围、高风险领域的变化,尤其是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等进行了分析,全面阐述了通过数据驱动审计、持续审计、远程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协作审计五种审计方法创新促进内审提质增效的路径。她强调,内部审计要在坚持传承与创新中前行。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副总经理王鹏虎结合中信银行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五年规划,深入阐述了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三层九面”的方法论。对于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而言,文化是顶层基调,组织是资源保障,团队是关键要素,制度是机制保障,流程是实现路径,系统是技术保障,工具是提效利器,模型是核心抓手,数据是重要基石。

      顺势而为

      顺丰集团首席审计执行官刘国华通过对传统审计痛点、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分析,提出基于业审融合的内部审计价值链,特别强调了包括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的审计中台价值。他提的变革,核心是数据驱动,并提出基于保值增值两大目标的数字化审计价值模型和基于数据的风险导向型持续敏捷审计框架。他表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数据技术,本质是对模式的重构,难点是创新文化的培育,关键是观念的革新。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审计师袁亮亮提出,要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审计转型发展,内审工作应顺势而为,适应环境变化、匹配企业发展、提升自身价值。结合广州地铁数字化转型五年规划,他提出内部审计要从理念、模式、方法、技术等方面全面转型,转型中要重视规划、重视投入、重点突破,并结合对企业重大信息化投资全程跟踪审计的案例提出,把研究型审计贯穿数字化全过程,发挥治理工具效用,实现伴随式“咨询+监督”,护航企业战略落地。面对未来,他提出内部审计要顺势而为,主动拥抱,变革赋能,合作共进,持续迭代。

      广东铭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柳絮介绍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自然语音处理、知识图谱、图像识别等智慧审计关键技术,并提出要充分运用智能审计关键技术,积极推进数字化审计转型,推动审计工作目标转变、新技术应用赋能审计工作、提升审计数据挖掘价值。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务二部主任邱铁发布了 2023 年内部审计系列课程。他介绍了为服务新时代内部审计人才培养,学院精心打造的多系列内部审计课程,将继续致力于内部审计负责人与后备人才的培养,支持企业内部审计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