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财经报》:着力打造新型财经智库 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新型财经智库建设见闻【2023年6月22日】
日期:2023-06-22
智库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大力推进新型财经智库建设,为更好地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提供智力支持。
“新型财经智库建设,实际就是理论和实践深度结合的过程,鼓励老师用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基础知识去研究经济社会领域的最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回应实践之问、时代之。”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院已形成由智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低碳发展会计与财税政策研究中心、注册会计师行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20家研究中心(院)组成的智库生态群,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制度先行 智库建设在筑基中起步
智库建设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三大重点工作之一,是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的重要手段。张锋表示,智库专家用财经领域专业知识认识社会、解释社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能够促进国家经济治理举措高效落地,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此外,一些老师在参与智库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增强对社会的感知和接触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利于老师自身能力建设,实现更优质的教育供给。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建设新型财经智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白晓红认为,学院所处的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经济体量大,能够为经济问题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学院承担的财政部、省级、央企集团委托的高端财会人才培养项目,以及学院EMBA、EMPA硕士项目的学员多为业界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学院按照“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回”的产出式教学思路,引导学员为学院智库建设发挥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还有50多位专兼职老师,他们活跃在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等各类业务一线,是学院做好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
打造新型智库,基础设施及平台建设至关重要。今年1月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发《关于批准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的通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功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提起这件事时,白晓红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学院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学院具备了独立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格,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国家级课题提供了平台,补齐了学院国家级课题申请渠道的短板,为学院科研人员对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取得高端科研成果创造了条件,也为智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学院还在“破五唯”上下功夫,修改优化教师考核办法、科研奖励办法、智库项目资助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强化“大科研”思维,多次组织智库讲座、研讨、交流、培训活动,鼓励全员参与智库建设,以结果为导向,激励高水平论文、重大科研课题和智库决策咨询成果产出。提出科研+智库+教学一体化建设思路,推动科研对接教学、科研联动智库,将学术研究、智库咨询与高端人才教学相互打通。建立智库决策咨询长期追踪机制,推动“产出法”教学、创新课程主任制度。学院积极推动、引导、激励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大兴调查研究、深入接触实际,把“论文”写在国家建设、财政中心工作、学院重点项目的火热一线。
突出特色 积极提升智库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智库服务能力,学院把人才培养与智库建设相结合,推出产出式培养模式,积极拓展智库资源,主动对接财政部、上海市及各专业机构,建立供需机制和联合研究机制,谋划用好高端学员和校友资源,将这些资源统筹纳入智库建设人力资源。
“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多年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偏向实务,鼓励老师研究社会实际问题,与企业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文彬说。
学院组织高端班学员参与课题研究、政策调研,研究题目由学员、老师和需求机构碰撞提炼。“学员针对命题,结合各地情况和自身实践经验,提出问题建议并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会参与到学员的讨论中。同一个命题有时会在不同的班次进行反复研讨,力求把问题分析得更加透彻,老师可以据此修改完善智库报告,让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具实用性。”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各兴说,比如,总会高端班论文课题在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等机构征集选题,总会岗位能力培训班聚焦“科技创新与企业担当”形成建议报告,等等,切实提升了高端学员发现和解决问题、服务行业发展和地方政策制定的能力。
目前,学院紧紧围绕办学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主战场,培育形成了一系优势研究阵地。围绕学院智能财务、智能财税、智能审计等学科特色,设立了智能财务研究院,每年发布影响财会领域的十大信息技术;围绕学院注册会计师的专科优势,设立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聚合行业内外的专家形成30人、50人、100人论坛,聚焦行业重大问题进行研讨;瞄准当前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趋势,设立低碳发展会计与财税政策研究中心。学院将上述三个重点内容打造为高端智库的“头雁”,形成以重点趋势、学科特色和专科优势为核心的智库生态群,多年来围绕会计基础设施、大数据与会计、宏观经济和行业与应用等细分领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68 项、社会委托课题164项,发表学术文章919篇,累计上报《决策参考》53篇,有多篇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部分建议被采纳应用。
“下一步,学院将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优化有关制度和机制、充分调动教师队伍参与智库建设的内生动力。尽快出台新型智库建设工作方案,让智库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加强有组织科研,建立融通‘政产学研’的智库研究和学术研究生态,有目标、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引领教师优化能力结构,提高科研能力和智库水平,提升宏观和跨界研究能力。”张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