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工作坊(财经类专场)在沪举行【2023年7月17日】
    日期:2023-07-17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张炜)7月12日,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工作坊(财经类专场)在上海举行,拉开了案例工作坊系列活动的序幕。

      该案例工作坊旨在深入推进案例分类建设,探索案例开发、研究和教学创新路径,促进案例研究与教学相融互促,提升案例育人效用,服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本次工作坊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承办。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亓彦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总督学平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力,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白晓红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6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开幕式致辞环节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陈洁主持,专题研讨环节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案例研究中心主任李颖琦,以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院长、教授李培功主持。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亓彦伟

      亓彦伟指出,加强案例建设,开发高水平案例,深挖实践“富矿”,对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专业学位高质量发展,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开展案例工作坊系列活动,扎根学科特色,开展剖析式讲解,精细化分析,推动案例分类别内涵式发展。要强化育人导向,引导更加熟悉本学科案例教学方式,推动更多好案例用于课堂教学。要通过沟通交流,促进案例建设经验路径的相互借鉴,推动形成具备较高共识的案例建设模式。

      平辉表示,上海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和案例建设工作,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海高校的管理学院或商学院几乎都设有案例中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案例研究、教学、推广应用等工作。要通过工作坊,推动在案例的研发、教学实践方面深入探讨,引导案例更好服务各专业学位类别人才培养,更好服务传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

      杨力表示,本次工作坊为深挖财经实践“富矿”、创新案例开发与案例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案例育人效果提供了良好契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案例教学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实践与探索,每年发布案例培育项目,引导鼓励教师投入案例研发与教学,着力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反省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加大对案例开发的资源投入,进一步优化案例教学实施路径,探索完善案例教学全要素全环节系统,以高质量案例教学服务高层次实践创新财经人才培养。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白晓红

      白晓红介绍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作为财政部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产出式”教学开发经典案例241个,出版案例教材14辑,入库国家各类案例库60余个,20余个在全国专业学位教指委评比中获得优秀。学院依托120多个政产学研基地,以高端财会学员为中心、以一线基层实践为平台、以标准化提炼,呈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探索。白晓红表示,赞成“创建中国特色财经案例库”的设想,为中国的开放、改革、发展提供了足够多的“样态”“样本”“样板”,以解决问题导向、寻找最佳实践、反思总结教训、提炼最新理论、共享中国智慧。

      下一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将按照分类建设的思路,分别面向管理类、工程类、社科类等专业学位类别开展案例开发与案例教学工作坊活动,为推动在更大范围、更广学科、更多层面形成案例教学、开发、研究良性循环,深化案例建设理解认识,提升案例教学与开发能力水平,提高案例使用效用,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