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会计报》:发挥优势 快速响应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数据资产入表研修班”纪实【2023年9月22日】
日期:2023-09-22
■ 本报记者 刘海玲 刘安天

在财政部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两天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迅速响应,联合上海数据交易所、上海市数商协会开设“数据资产入表研修班”。
此次研修班吸引了数据资产管理供需双方共20家企业参加,广受好评。上海特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贺颖敏表示,通过此次学习,了解了数据资产化入表的认定、存货及无形资产的边界、后续结转、三权的意义,以及如何协调数据资产及税收等知识,对下一步更好管理数据资产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研修班是学院积极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的具体举措之一,背后有着其多年理论实践研究成果和教育培训经验的积淀。
积极服务数字中国建设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特征,数字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
《暂行规定》是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下专门针对财会工作而制定的一份规范性文件,引发了财会界、数字经济领域,直至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广大财会界同仁亟需明确的政策解读、深入研讨和典型案例解析。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表示,会计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会计凭借其信息价值在数字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数据要素市场发育、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价值创造等方面发挥功能作用,是数字经济行稳致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响应财政部号召,及时服务数字经济和数字资源会计处理的研究,适时推出专项课程,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是学院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张锋说。
多年以来,学院积极探索会计管理工作服务数字中国建设的题中之义。此次研修班能够得以顺利举办的原因之一,源于学院多年的科研成果落地。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白晓红表示,数字经济的爆发,使得数据成为要素资源与生产力。数据资产入表,是财政部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发展“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的落地行动,是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进入“资产”的一次“划时代”。
就《暂行规定》,白晓红认为,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支撑。数字经济的计量,是新型“生产要素”的一个“准生证”,也是建立在“数字基础设施”之下的“会计基础设施”数字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数字产业化叠加产业数字化,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治理体系建设等构成数字经济发展的环境。数据要素的资产化,将带动所有的交易主体、交易标的和交易工具等进入网络,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经济以技术创新引领为特征的新格局,必将带来“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一种革命。
“进一步地,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要素产生收入,将带来资产负债表的底层资产逻辑、资产结构、资产能级、资产质量等一系列改变,围绕‘数据价值’的确认、计量、报告、披露、安全等一系列新兴会计管理活动,亟待跟进。”白晓红说。
快速准确响应
学院针对研修班的课程设计做出许多努力。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李琳介绍,从前期调研结果看,参加此次研修班的学员主要关注与企业数据资产相关的政策背景和意义、数据资产化的过程,《暂行规定》的要点及实施细节、案例及影响,数据资产的价值实现、价值评估的细节、案例及影响等内容。因此,此次培训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数据资产入表做了深度剖析,响应《暂行规定》的相关内容。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张各兴介绍称,此次研修班课程设计即全面围绕《暂行规定》展开,内容包括: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服务于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加强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服务于我国数据资产入表相关的会计实务需求;推进数据要素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应用,服务于我国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建设。
具体而言,《暂行规定》明确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的适用范围和数据资源会计处理适用的准则,以及列示和披露要求。此次培训基于《暂行规定》,邀请资深专家对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与入表进行详解,包括数据资源是否可以作为资产确认、作为哪类资产确认和计量以及如何进行相关信息披露等相关会计问题,帮助企业规范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业务,服务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学院教务部门主要考虑六个维度:数据产品化、资源资本化、治理常态化、估值专业化、价值公允化、入表严谨化。“每一个模块都邀请该领域的知名教授、资深实务专家,进行深入解读。同时,我们和上海数据交易所联手,详解典型案例。”他说。
张各兴进一步表示,举办研修班是贯彻落实财政部相关要求的一次有效尝试。此次培训可以为数据要素市场的众多参与者提供指导,帮助企业管好用活数据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抓住资源入表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从而促进数据价值要素的释放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展,有效打通生产、消费、分配与流通环节,并通过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与质量变革,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追踪热点 多方协同
在谈到研修班的基础意义时,张各兴表示,此次研修班开班“恰逢其时”。《暂行规定》对于数字经济以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将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研修班的开展可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这种基础意义的背后是学院多年教培经验的积累。
张各兴介绍称,学院在多年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特别注重及时追踪政策热点,注重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引领财会人员能力发展方向。同时,注重理论和实务相结合,在师资遴选上,既有学术界的专业教授,也有实务界的资深专家,确保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为学员提供最有价值的知识支撑。
此外,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务二部主任邱铁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在培训项目上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运作机制和运营体系,在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环节,都有机制化的运作要求和运作流程。
“而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在基础要求上,又有个性化的设计。这旨在提升学院培训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传递出最好的知识。”邱铁说。
协同发展是此次培训班的另一大亮点。
参加此次培训的 20 家企业作为数据密集型企业的代表,是整个数据生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参训学员多为财务或数据管理部门负责人,是企业数据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关键一环。
李琳表示,此次培训为数据要素市场的众多参与者提供了指导,促进了数据价值要素的释放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