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会计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三期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开讲 寻找中国式现代化的能源解决方案【2023年9月29日】
    日期:2023-09-29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三期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近日开讲。

      天能集团副总裁、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兼职导师、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王团维,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能源解决方案”为主题授课。

    能源是唯一真正的货币

      王团维结合自身深耕能源领域 20多年的经历,介绍了中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变迁历程,提出了风光配储的必要性,分享了未来储能解决方案。

      在认识能源的重要性上,他表示,能源对于现代社会的运作不可或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人口呈稳定增长态势,同时,营养不良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其中,一方面,生产食物的基本能量转换没有发生变化,无论是直接来自种植还是养殖,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由太阳辐射提供动力。不同的是,由于投入化石燃料和电力日益增加,如果没有人为的能源补贴,就无法满足90%的人类营养需求。另一方面,2019年,全球消耗了约45亿吨水泥、18亿吨钢铁、7 亿吨塑胶、1.5 亿吨氨。这四种不可或缺的材料,在生成过程中消耗了主要能源供给的17%。

      正如物理学家罗伯特·艾尔斯强调,能源是所有经济体的核心。经济体是一个提炼能源,将其加工后,转换成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系统。简而言之,能源是唯一真正的货币,若是没有能量转换,一切都不会存在。如果不稍微了解能源,就无法了解世界如何运作。不同形式的能源解决方案,对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氢能是新的战略制高点

      近半世纪以来,全球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向绿色能源转变。在当前阶段,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新型绿色能源是我国提高人均资源禀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测算,预计到2027年,全球光伏发电占所有装机总量的 22.2%,光伏将成为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光伏风能发电比例快速上涨,未来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必然替代化石能源。可以预见,储能技术改变了电的时间和空间,就像金融改变了货币的时间和空间。

      储能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目前,中国、欧洲和美国是全球新型储能装机主力。2022年,中国、美国和欧洲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合计占全球市场的86%,较2021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引领全球储能市场发展。

      目前,全国风电光伏日最大波动率分别达1.56亿千瓦、4.16亿千瓦,大大超出电源调节能力。储能技术的接入,能够动态吸收能量并适时释放,可以起到平抑新能源波动、跟踪计划出力、参与系统调峰调频、提高消纳水平等作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

      从技术路线角度,储能主要分为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热能储能和化学储能。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新型储能技术是锂离子电池储能。不同储能方式的功率等级和放电时间各不相同,适用于电力系统的不同场景。储能技术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极大影响技术未来空间,电化学储能在技术经济性和安全性角度表现都较为优异,且后期维护相对简单,所以成为新增储能项目的中坚力量。氢燃料电池是储能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传统的化石燃料不同,氢在转化为电和热时只产生水并且不排放温室气体或细粉尘,与全球降低碳排放的目标契合。氢储能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再以气态、液态存储于高压罐中,或者以固态存储于储氢材料中。得益于燃料电池的转换特性,氢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可以达到50%以上,既可以用作燃料电池发电,又可以单独作为燃料气体或化工原料进入生产,还可以在天然气管道中掺氢燃烧,应用于供暖。可以说,氢能是全球各国实现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是各国科技竞争以及产业竞争新的战略制高点。

      氢能在净零排放和抑制全球变暖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今年4月10日,我国建设了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

    引发新思考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执行主任刘凤委表示:“此次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使我们了解了当前能源领域的新竞争格局,以及中国在国际能源竞争中的巨大发展机遇。同时,王团维提及的财务领域的诸多新产业、新发展正在引发财务人未来在投融资、企业转型方面的思考。”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于今年3月开启第一期。

      提及其开设的缘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表示,一是彰显学院政治责任的需要。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创建并成长起来的国家级财经学习教育培训基地。在当前全党全国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点,学院主动搭建宣传交流平台,阐述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是学院的政治责任,同时学院具备相应的能力。二是提供优质教育产品的需要。通过“沉浸式”学习教育方式,邀请地方党政领导、业界专家到院来分享实践经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建设发展成就、面临的挑战、全新的理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院国家级财经学习教育平台的优势,更好地输出教育成果,形成优质教育产品供给平台 。 三是学院教师能力建设的需要。没有实践基础以及和经济社会脱节的理论是苍白的。搭建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平台,让学院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实践、挖掘潜力,对于教师们丰富理论知识、提升教育供给能力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