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会计报》:大数据赋能审计——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大数据审计》课程侧记【2023年10月13日】
日期:2023-10-13
大数据为何这么重要,何为大数据?大数据正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诸多领域,并且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驱动力。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22级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大数据审计》课程用四天课时阐述了大数据与审计之间的联系。
财务报表分析及审查实务——数智时代下的变革
财务报表分析及审查实务内容由陈炽老师授课,主要分为会计部分与审计部分。
在会计部分中,陈炽首先介绍了会计的定义和会计基础、中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会计的定义涵盖了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组成。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在审计部分中,陈炽介绍了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此外,数字化审计方法论和数字审计工具,其中包括 EY Helix 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场景,这些工具可以用于进行数据辅助审计,通过分析数据揭示潜在的审计问题和舞弊行为。具体步骤包括业务场景分析、第三方支付分析工具的使用、舞
弊的数据统计以及做空机构的调查方式等。数字审计方法可以增强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提高审计师对现金流量的审计能力。
SQL——运用数据分析高效解决审计问题
俞腾和宣杰老师分别从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实操以及数据分析实践运用方式两个角度授课。
俞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写SQL 语句,并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从SQL的基础语句、SELECT语句、ORDER BY语句、WHERE语句到时间日期函数、联结等语句的撰写,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一个课程下来,同学们对SQL的概念及其运用有了更加丰富的理解与认识。
宣杰讲解了数据分析在实践中的运用,并用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据分析如何帮助会计人总结趋势并分析出异常。他介绍了一些分析的理论,如本福特定律,即在一堆从实际生活得出的数据中,以1为首位数字的数出现概率约为总数的三成,通过运用这个定律,会计人可以通过对自己手中的数据按首位数字分类,从而看到哪些地方存在异常。
大数据与外部审计——引入基于数据分析的审计方法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越来越依赖于数据,数据成为重要资产之一。因此,审计师需要了解大数据的背景和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面临着传统审计方法的挑战,需要引入基于数据分析的审计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风险评估和数据分析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并评估其影响。审计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科技的发展,掌握数据处理、验证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审计师需要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形成一个团队。
为此,刘颖老师提出大数据对审计师的要求:审计师需要学习和适应科技的发展,掌握数据处理、验证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形成一个团队。
同时,她指出了技术发展对审计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审计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以满足变化的审计需求。审计师要适应数据共享和情境丰富的趋势分析。在以决策为中心的数据和分析趋势的话题上,企业需要将决策置于中心,使用决策智能学科设计最佳决策,并提供所需的信息和资源。
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师需要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以满足变化的审计需求。大数据与外部审计已经带来挑战: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对数据的依赖越来越大,审计师需要了解大数据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并引入基于数据分析的审计方法。
通过四天学习,同学们从理论和实操的层面,对大数据在审计中的运用有了更为丰富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大数据带来的变革以及重要性,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更应积极适应大数据的浪潮,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