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五届校友日主题论坛举办【2023年11月20日】
日期:2023-11-20
11月18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五届校友日主题论坛举办。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一年,学院在财政部党组的领导下,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开拓”的理念,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当前,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学院正不断优化平台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量,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学院和校友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院长卢文彬介绍,今年恰逢学院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EMBA项目20周年。20年前,学院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联手推出中国大陆首个金融财务方向的EMBA项目。这些年,1847名EMBA校友活跃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学院EMBA项目连续16年位列全球50强,排名稳中有升,近五年屡创新高。
主题论坛环节是应为校友“再上一课”的愿望设立的。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客座教授李扬作《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题讲座。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预测,在疲软的全球经济中,中国经济的状态最好,中国经济仍是全球复苏的主要引擎。当前来看,要巩固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仍需做出艰苦的努力。”李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依赖投资,但企业投资不振的问题需要解决。债务方面,实体部门债务增长趋缓,致使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杠杆率被动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及储蓄的增速下降,导致存贷差扩大,货币政策效果不彰。企业部门三季度债务增速为9.2%,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3.1%,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并没有有效传导至企业的投资端。尤其是私营企业和民间投资都出现同比下滑,无法有效拉动经济恢复增长。企业活期存款增速相对下降,说明企业支出欲望不高。
李扬表示,要积极落实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新部署。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提出,货币政策主要是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相信这一系列措施逐步落实,我国经济恢复的势头可望进一步巩固。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白晓红在论坛小结中说:“我们要在洞察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要研究中国问题、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和能够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财经财会人才。”(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