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石油、金蝶集团、元年科技、艺赛旗、中兴新云、科大讯飞、用友公司、浪潮集团、经邦大数据、汉得信息、汇付天下、复星集团、申能集团、浙能集团、唯你科技、久其软件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智能财务高峰论坛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助推智能财务新发展”,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智能财务基础理论以及智能财务生态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以进一步助推中国智能财务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创新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促进数字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聚智聚力。论坛以交流、合作、创新为宗旨,共吸引线上线下近五万人参与。
领导致辞及工作报告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兼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院长卢文彬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第六届智能财务高峰论坛,是在总结前五届高峰论坛经验和成果基础之上,在智能财务研究院各参与机构共同努力下,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财务职能不断拓展的推动下举办的。论坛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助推智能财务新发展为主题,研讨在当今社会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于促进信息技术与财务工作的相互融合,推动财务职能对内和对外的拓展,对提升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学院始终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工作以及智能财务的发展。近年来按照财政部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加强智库建设,成立了智能财务研究院等若干非营利的研究组织机构。智能财务研究院融合学界和业界精英,在重点课题研究、最佳实践评选、应用场景调查、高端学术研讨、研究专著出版、学术思想传播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智能财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介绍了2023智能财务发展暨智能财务研究院年度工作的开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法规的引导以及智能流程自动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涌现不断助推了智能财务发展。智能财务方向的研究更加深入,与数智化转型、管理会计、业财融合和人才培养相关的智能财务论文持续发表,许多高校陆续设置了与智能财务相关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一年来,学术界针对ChatGPT对会计的影响、智能财务系统的建设、大模型影响下的企业智能财务解决方案等热点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涌现了许多观点。
刘勤介绍,2023年,智能财务研究院围绕基础问题研究、关键技术跟踪、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规范建设、智能产品研发、应用实践探索、研究平台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构建八个重点领域开展工作,陆续发布多项研究选题和研究报告,出版4本研究专著,连续举办十大信息技术评选和智能财务最佳实践评选活动。多位研究院合作单位领导和研究人员成为中国第二届会计信息化标准化委员会的委员和咨询专家,积极投身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会计信息化相关法规的修订工作。研究院研究人员的数量不断壮大,预计年底将突破500人。
对于智能财务和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刘勤表示,当前的智能财务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着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智能财务关键名词、术语缺乏权威的定义与解释;二是类似RPA、chatGPT这样的通用智能财务产品相对缺乏;三是大学财会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当前企业智能财务应用需求,四是需发挥最佳实践的示范作用以避免智能财务系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五是智能财务系统应用带来的新风险需要识别和应对;六是智能财务相关的人机协同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探索。2024年智能财务研究院将围绕主动参与行业标准建设、探索最佳实践成功奥秘、持续出版专业研究成果、加强与国内外同行合作、规范智能财务相关术语、办好系列智能财务论坛、初步建成知识共享平台、持续扩大研究院朋友圈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财务研究院秘书长杨寅主持了开场环节。
主题报告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以“标准引领——助力智能财务迈入新阶段”为题做了分享,他表示,数字化改造,企业上云,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汇聚的数据越来越多,数字化转型从数字化进入智能化新阶段。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据标准化、业务流程化逐渐成为管理提升的重点、难点。2022年11月ChatGPT的出现,人工智能开启了大模型新时代。基于海量数据,训练支持多业务场景的通用大模型,更加需要高质量数据,业务规则、数据标准化是提升数据质量的关键。数据资产入表也对数据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务的数据化和数据的业务化是数据服务和应用的重点和趋势,数据资产入表需要数据工具与服务的标准化进行支撑。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专利标准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国内外领军企业以专利标准为抓手,加速推进科技创新进程。我国大模型专利申请总数已突破4万件,技术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腾讯集团副总裁马斌围绕“拥抱数智时代,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企业数智化转型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采用数字技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重构的过程。面对不确定性,需要企业更加理性、更加敏捷。根据企业通用的管理架构,企业管理就是要在战略驱动下,通过组织和资源的支撑实现有效的业务执行和管控,持续向客户交付价值,从而支撑经营目标的达成。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开展前沿安全技术研究、攻防研究,并积极推动新技术的落地应用。一方面通过技术的产品化、工程化,另一方面通过新技术与成熟安全产品的结合,以更优、更高效的方式解决用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用友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以“精细、实时、智能——信息技术驱动当代会计创新发展”为主题,探讨了智能财务发展的相关趋势。他表示,技术一直影响和改变着商业和会计。数智企业是当今全球企业发展的一个新范式,呈现六个方面的特征:客户导向、生态共荣、员工能动、实时感知、数据驱动和智能运营。在数智化的商业方式下,企业的运营模式、商业流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助力企业实现更强竞争优势、更高经营绩效、更可持续发展。智能会计是数智时代会计新范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实时、智能的数据服务,持续助力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开展智能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可能是中国会计界引领世界会计领域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科大讯飞副总裁王宏星分析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实践及未来发展。他表示,认知大模型正在开启一个新时代。2023年4月,高盛预计生成式AI将推动未来10年全球GDP增长7%,约合近7万亿美元。2023年10月,Gartner发布2024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预计到2026年将有超过80%的企业使用生成式AI。2023年召开的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强调通用人工智能将重塑产业形态和竞争格局,成为驱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目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对话平台、以 Midjourney为代表的图像和视频生成工具、以数字人为代表的AI Agent以及以DARWIN为代表的AI for Science是大模型的四大研究方向。2022年12月15日科大讯飞启动“1+N”认知智能大模型专项,开发出的各项产品在教育、医疗、法律行业拥有突出表现。在财务领域,科大讯飞致力于运用大模型重构财务管理工作场景,引领财务管理新价值,加速财务智能化进程。
中国石油集团共享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丁淑颖主持了本环节。
第四届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揭晓与颁奖
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以及联席院长共同揭晓了智能财务最佳实践评选结果。第四届智能财务最佳实践奖项自2023年6月开始正式启动,共收到60家机构报名申请,7月21日组织专家召开初评会,从中遴选出30项作为候选项目进入下一轮评选。经过现场考察,11月20日召开复评会,11月27日启动大众投票,最终确定了第四届最佳实践各类奖项获奖名单。
本次评选共设置三项智能财务最佳实践奖项,包括最佳网络人气奖3个、最佳单项奖(4类)15个以及年度综合大奖10个。经过评选共选出25家单位荣获相关奖项。
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最佳网络人气奖获奖单位分别为: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智能财税创新奖获奖单位分别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财务最佳实践RPA创新应用奖获奖单位分别为: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宁波永耀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智能数据应用奖获奖单位分别为: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智能财务共享奖获奖单位分别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
智能财务最佳实践年度综合大奖获奖单位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TCL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博士、智能财务研究院研究室主任黄长胤主持了本环节。
分论坛一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财务领域应用
金蝶财务产品方案专家刘丹彤以“AI加速,‘智’在人为——当大模型遇见大财务”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部署财务大模型只是企业财务管理实现AI原生应用的第一步,大模型能力提升依赖于使用人类反馈数据,需要收集使用数据以持续改进模型、改善用户体验。
元年科技董事、执行总裁李彤介绍了大模型在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他认为,数据应用是企业数字化时代构建数据驱动型企业的核心。数据应用必须基于数据、模型驱动、聚焦场景、问题导向,核心能力是发现问题、洞察原因、形成对策、跟踪解决。
中兴新云高级副总裁孙彦丛以“智能、算法、模型——未来已来”为题做了分享。她表示,ChatGPT的突破性在于语言理解和创造能力上的类人性,具体到财务领域,ChatGPT 的出现将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财务人员能力的提高和财务职能的优化拓展,并为财务人员提供充分参与业务与经营决策的机遇。
上海甄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张长征解读了人工智能大模型进展及在2B端的运用。他认为,AI赋能需求势不可挡,数据、算力、算法的生产要素作用愈加突出,AI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快速、深度融合发展,有望应对经济增速放缓问题。
经邦大数据算法高级专家袁昆博士以“大模型助推智能财务交互模式创新:理论框架与应用实践”为题做了分享。他表示,在训练和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数据隐私安全问题,保护敏感财务数据,谨防泄露风险。
久其软件高级副总裁曾超做了“数据驱动 场景创新——AIGC技术在政企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探索”的分享。他认为,智能时代需要复合型的数字化人才,不仅要敏锐洞察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还要熟悉业务,将业务与场景融合,发挥更大的价值。
中国石油集团共享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丁淑颖、智能财务研究院联席主任王得利、科大讯飞数字化PMO总监汤洁泉、艺赛旗董事长唐琦松、中兴新云高级副总裁郭奕、元年科技董事兼执行总裁李彤分别进行了点评。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智能财务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刘梅玲主持了本环节。
分论坛二
智能财务最佳实践分享
6家智能财务最佳实践获奖单位就智能财务应用过程中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和创新理念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总会计师刘雅娟分享了“智慧医院视角下的运营数据中心建设与智能场景应用”。她表示,新华医院在运营决策端的建设中,通过运用数字孪生、数据挖掘等技术,结合实时监控、指标预警、综合运营指挥体系,配合数据预警功能,能及时发现医疗服务、经济效益、资源调配等问题。
西部机场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任宁镜介绍了“基于业财一体的西部机场集团航空收入全流程数智化管理转型实践”。她表示,西部机场集团对标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以数字化为动力,以智能化为导向,实现业财的深度融合、管理和技术的深度融合,持续打造行业典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财务共享中心经理王晓禾分享了“融通融智,绿色创新,提质增效—中国移动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她介绍,中国移动秉持融通融智、绿色创新、提质增效的原则,目前已将数智化技术应用覆盖至财务领域主要业务流程,打造了一批优质的数智化能力及产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财务处处长李雪辉介绍了“基于数智技术的医院智慧财务管理体系创新实践”。他认为,高质量发展使医院更加重视智慧化管理,不断整合医疗资源,提质增效。财务管理工作是智慧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贯穿于医院业务流的始终。
TCL财务共享中心副总经理张存强分享了“TCL财务共享的智能化建设——强管理 控风险 提效率”。他认为,未来全球化的财务共享将基于数字化,以算法和模型为驱动,通过前端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共享中心智能化、无人化,赋能业务,助力企业经营。
上海电气集团资产财务部高级经理王海燕讲解了以管理报告为牵引的智能财务体系。她认为,财务智能化是集团管控智能化的引领者、率先践行者。通过建设管理报告为牵引的智能财务体系落地财务智能化,将管理报告系统定位为集团管控领域一级平台,促进集团管控更加智能化。
用友网络智能会计事业部总经理黄贞发、智能财务研究院秘书长杨寅教授、浪潮通软副总裁孔冰、经邦大数据副总经理王珩、汉得信息高级合伙人&甄盈业财CEO刘峰、复星财务共享中心联席总经理周吉申分别进行了点评。
浙江省能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晓剑主持了本环节。
分论坛三
智能财务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
6位智能财务研究院年度科研课题的项目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
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财务事业部副总经理赵鹤介绍了高质量发展中的高等院校智能财务体系建设研究。她表示,大部分高校财务正在紧紧拥抱智能化技术。在RPA技术、程序自动化处理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上均有智能财务的应用。
上海艺赛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高级软件工程师吴鑫分享了财务流程自动化发现与分析方法研究。他介绍,目前财务流程自动化主要聚焦解决业务中某个具体的操作,而企业需要站在整个端到端流程视角去发现流程中需要优化的切入点,通过优化实现整体流程的提效、提质。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煜恩讲解了数字化转型下无形资本对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他表示,企业的组织资本与企业创新水平正相关,即企业拥有的组织资本价值越高,企业的创新水平越高,表明企业资源基础是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资金部副部长、正高级会计师宋志鹏以“A集团涉税数据治理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视角”为题做了分享。他认为,智能财务技术不断深度运用和数据资产有机融合,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提高财务数据资产价值和税务管理效能奠定扎实基础。
北京至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会计师严励解读了基于知识图谱的会计法规形式化表示及其应用研究。他表示,会计法规形式化表示是建立会计法规知识图谱、实现领域知识智能处理与应用的关键技术和基础工具,应当加以重视。
上海智元景峰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AI高级工程师周异分享了管理会计领域专用生成式AI模型训练的探索。他认为,现有AIGC模型在会计实务处理、业务处理等方面能力不理想。原有模型加上微调大模型的方式能够提升准确率、减少模型微调代价,使得应用更加灵活。
汇付天下财务及投融资管理中心助理总经理魏振、申能集团数字商务实验室技术主任徐斌、浙江省能源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常务副主任兼财务公司副总经理薛建永、金蝶中国星瀚与EAS Cloud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张鄂豫、久其软件解决方案总监史瑞超、智能财务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屈伊春分别进行了点评。
申能集团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谢维青主持了本环节。
2023中国智能财务应用调查报告
发布与解读
久其软件高级副总裁曾超代表智能财务研究院发布并解读了“2023中国智能财务应用调查报告”。他介绍,企业智能技术应用逐渐普及,财务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数据驱动和财务共享为智能财务建设发挥重要推动作用。智能财务建设受行业、企业规模影响,差异显著性放大。智能应用受政策影响,在信息披露和审计风控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财务人员积极拥抱创新技术,通过系统化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调查结论与展望方面,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在企业智能财务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推动了企业智能财务发展。智能财务从局部的智能化应用向整体智能化系统化整合转变。新一轮的智能技术正在和财务管理进行深入的场景化融合创新。智能财务背景下财务人才培养和评价需要有更加系统化的体系。
为新聘研究人员代表颁发聘书
研究人员是智能财务研究院的重要力量,经个人申请、研究院审核,2023年吸收62位专家加入到智能财务研究院研究人员团队。元年科技董事、执行总裁李彤为颁新聘研究人员代表发了聘书。
用友网络智能会计事业部总经理黄贞发主持了本环节。
分论坛总结
艺赛旗董事长唐琦松、复星财务共享中心联席总经理周吉申、智能财务研究院联席院长陈昊分别对三场分论坛进行了总结。
唐琦松在总结了分论坛一重要观点的基础上表示,大模型的出现逐渐使科技变得平民化,让用户的体验变得更加极致,技术创新带来的力量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为财务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周吉申在总结了分论坛二重要观点的基础上表示,和往年相比,2023年最佳实践的参评机构在整体水平上明显提升,涌现了许多创新实践,不光体现在对于智能财务技术的深刻理解上,还表现在对于这些技术在各自场景的融合上,期待明年评选时看到更多关于AIGC有效的、成熟的应用。
陈昊在总结了分论坛三重要观点的基础上表示,大模型的不可解释性是大模型在财务应用中的绊脚石。未来的技术是融合的,通过大模型、知识图谱、领域小模型的融合应用,形成可解释、有效果、高性能的融合推理。
论坛总结
汇付天下执行董事兼CFO金源代表论坛的主办方,围绕“突破、创新、实践”三个关键词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财务的数智化转型是产业数智化转型中关键的一环,只有通过产业数智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财务的升级改造,才可以推动更好地赋能企业决策,实现真正的业财融合。智能技术加速迭代的时代,智能财务的舞台会愈加广阔,也期待会计行业的同仁,能够一起拥抱创新技术,实现财务数字化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