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会计报》:人工智能大模型 助推智能财务新发展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六届智能财务高峰论坛综述【2023年12月15日】
    日期:2023-12-15
    ■ 本报记者 刘海玲 刘安天
     
      第六届智能财务高峰论坛日前落下帷幕,论坛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
     
      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助推智能财务新发展”,邀请智能财务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智能财务基础理论以及智能财务生态发展等议题进行分享,以进一步助推中国智能财务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创新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促进数字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聚智聚力。
     
    人工智能技术改变财务管理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兼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院长卢文彬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等财务管理工作。智能财务的成熟应用,拓展了财务的职能,提升了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财务决策与分析逐步向智能化迈进,推动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论坛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于促进信息技术与财务工作的相互融合,推动财务职能对内和对外的拓展,提升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表示,今年是智能财务研究院成立五周年。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法规的引导以及智能流程自动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涌现不断助推智能财务发展。智能财务方向的研究更加深入,与数智化转型、管理会计、业财融合和人才培养相关的智能财务论文持续发表,许多高校陆续设置了与智能财务相关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一年来,学术界针对 ChatGPT 对会计的影响、智能财务系统的建设、大模型影响下的企业智能财务解决方案等热点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涌现出许多观点。
     
      刘勤介绍,2023 年,智能财务研究院围绕基础问题研究、关键技术跟踪、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规范建设、智能产品研发、应用实践探索、研究平台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构建八个重点领域开展工作,陆续发布多项研究选题和研究报告,出版4本研究专著,连续举办十大信息技术评选和智能财务最佳实践评选活动。
     
      他进一步表示,当前的智能财务发展尚存在着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智能财务关键名词和术语缺乏权威的定义与解释,二是类似 RPA、ChatGPT 这样的通用智能财务产品相对缺乏,三是大学财会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当前企业智能财务应用需求,四是需发挥最佳实践的示范作用以避免智能财务系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五是智能财务系统应用带来的新风险需要识别和应对,六是智能财务相关的人机协同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探索。2024年,智能财务研究院将围绕主动参与行业标准建设、探索最佳实践成功奥秘、持续出版专业研究成果、加强与国内外同行合作、规范智能财务相关术语、办好系列智能财务论坛、初步建成知识共享平台、持续扩大研究院朋友圈等重要方面开展工作。
     
    数智时代会计新范式
     
      用友公司董事长兼 CEO 王文京以“精细、实时、智能——信息技术驱动当代会计创新发展”为主题,探讨了智能财务发展的相关趋势。
     
      他表示,技术一直影响和改变着商业和会计。基于数智技术在产品业务创新、精细化运营管理,以及组织变革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深入应用,企业正在被数字和智能技术高度赋能。数智企业是当今全球企业发展的一个新范式,呈现六个方面的特征:客户导向、生态共荣、员工能动、实时感知、数据驱动和智能运营。在数智化的商业方式下,企业的运营模式、商业流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助力企业实现更强竞争优势、更高经营绩效、更可持续发展,从而迎接不断发展变化的未来商业生态,迈向高质量发展。智能会计是数智时代会计新范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实时、智能的数据服务,持续助力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开展智能会计的研究和应用,有望成为中国会计界引领世界会计领域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腾讯集团副总裁马斌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采用数字技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重构的过程。面对不确定性,需要企业更加理性、更加敏捷。理性的典型场景是重视数据要素反映的经营问题,基于数据做决策;敏捷是更高效、自组织的运转模式,大量业务问题可以在本地办结,同时快速集结资源打一场必胜的战役。根据企业通用的管理架构,企业管理要在战略驱动下,通过组织和资源的支撑实现有效的业务执行和管控,持续向客户交付价值,从而支撑经营目标的达成。
     
    人工智能大模型实践应用
     
      金蝶财务产品方案专家刘丹彤表示,部署财务大模型只是企业财务管理实现AI原生应用的第一步,大模型能力提升依赖人类反馈数据,需要收集使用数据以持续改进模型、改善用户体验。
     
      中兴新云高级副总裁孙彦丛表示,ChatGPT 的突破性在于语言理解和创造能力上的类人性,具体到财务领域,ChatGPT 的出现将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财务人员能力的提高和财务职能的优化拓展,并为财务人员提供充分参与业务与经营决策的机遇。
     
      上海甄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张长征表示,AI 赋能需求势不可挡,数据、算力、算法的生产要素作用愈加突出,AI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快速、深度融合发展,有望应对经济增速放缓问题。经邦大数据算法高级专家袁昆表示,在训练和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数据隐私安全问题,保护敏感财务数据,谨防泄露风险。
     
      久其软件高级副总裁曾超认为,智能时代需要复合型的数字化人才,不仅要敏锐洞察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还要熟悉业务,将业务与场景融合,发挥更大的价值。
     
      此外,论坛揭晓了第四届智能财务最佳实践评选结果。
      
      第四届智能财务最佳实践奖项自今年 6 月正式启动,共收到 60 家机构报名申请,经过现场考察、复评会、大众投票等环节,最终确定各类奖项获奖名单。
     
      此次评选共设置三项智能财务最佳实践奖项,包括最佳网络人气奖3个、最佳单项奖15个以及年度综合大奖10个。

    智能财务最佳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总会计师刘雅娟表示,在运营决策端的建设中,新华医院通过运用数字孪生、数据挖掘等技术,结合实时监控、指标预警、综合运营指挥体系,配合数据预警功能,能及时发现医疗服务、经济效益、资源调配等问题。
     
      西部机场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任宁镜表示,对标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西部机场集团以数字化为动力,以智能化为导向,实现业财的深度融合、管理和技术的深度融合,持续打造行业典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财务共享中心经理王晓禾介绍,中国移动目前已将数智化技术应用覆盖至财务领域主要业务流程,打造了一批优质的数智化能力及产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财务处处长李雪辉认为,高质量发展使医院更加重视智慧化管理,不断整合医疗资源,提质增效。财务管理工作是智慧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贯穿于医院业务流的始终。
     
      TCL财务共享中心副总经理张存强认为,未来全球化的财务共享将基于数字化,以算法和模型为驱动,通过前端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共享中心智能化、无人化,赋能业务,助力企业经营。
     
      上海电气集团资产财务部高级经理王海燕认为,财务智能化是集团管控智能化的引领者、率先践行者。通过建设管理报告为牵引的智能财务体系落地财务智能化,将管理报告系统定位为集团管控领域一级平台,促进集团管控更加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