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会计领域专家研讨“数字经济与区域合作”【2023年12月26日】
日期:2023-12-26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端会计人才的基础支撑和智力支持。近年来,广西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活动日益活跃,数字经济已成为广西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支撑。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联合举办的广西高端会计人才研讨会日前召开。与会专家就“数字经济与区域合作”主题展开研讨。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兼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院长卢文彬表示,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国家层面正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制度基础设施和组织保障体系的建设。数据资产入表暂行规定、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相继出台,数字经济将对数据资产核算、披露和评估产生深远影响。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海涛表示,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会计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和高端会计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广西财政厅将依托专业优势,帮助更多广西高端会计人才主动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广西对外会计的交流合作,促进广西会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高端会计人才。
研讨会设置两场主题演讲。“东盟与国际视角的数字经济合作”主题演讲围绕数字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专题讨论。“数字经济合作路径与基础设施建设”主题演讲主要探讨数字经济相关实践案例、数字经济合作的路径探索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
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主任李扣庆以“区域合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数字经济涵盖了通过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流通等产生价值的所有经济活动,其最重要的基础是超链接,数据成为重要资源。近年来,东盟与中日韩(10+3)数字经济保持较为快速的发展态势,且进一步增长的前景仍然非常乐观,越来越多的经济体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纷纷增加对数字化和科技创新的投入。
国际数据管理协会中国区主席汪广盛介绍了国内外数据跨境流通的现状与趋势。他认为,数据治理是数字化转型的前提,有了数据,还得把数据管理好,比如数据的质量必须是高质量的才有用。关于跨境数据流通,他介绍,2014年数据跨境流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价值贡献超过2.8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11万亿美元。数据的跨境流通涉及到多方地域性的甚至于国际的合作,这包括相关数据基础制度的建设、数据标准体系的建设、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认同、数据主权的确立、数据资产估值和会计准则的统一等。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各兴说,广西是全国最早开展省级层面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省区之一,自2007年开始,广西财政厅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合作开展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广西财政厅坚持分类分层次推进培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李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