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在《中国会计报》3月15日11版。作者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承办的江苏省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六期班学员,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王涛。
江苏省会计领军人才六期班第二次集训圆满结束。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却收获颇丰。集训中,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为我们准备了优质的课程,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既为学员提供了大量新信息、新知识,又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新经验、新启示。
基于《财务数字化转型与价值创造》课程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我谈谈企业数智化转型背景下的财务体系构建。
财务转型是必然趋势
本次集训课程主要围绕三方面内容。
一是财务转型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唯有树立先进管理理念才可能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进步的需要,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得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迫在眉睫。
二是财务数字化是财务转型的重要过程。财务数字化是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要素,以智能化为手段,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将数据科学理念、数字化平台、智能工具引入财务领域,变革财务工作方式,扩展财务职能边界,重构财务组织功能,进而达到优化运营能力、赋能业务发展、洞察管理风险、支持战略决策、导航商业创新、升级价值创造的财务转型过程。
三是数字化背景下财务体系的重构。随着财务数字化演进,从电子化到信息化、从数字化再到智能化,都需要进一步厘清战略布局、角色定位、运行周期、运行模式、数据治理、共享服务和团队建设等七方面,从而构建符合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财务一体化管理体系。
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四大关键
实现企业财务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财务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构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一体化财务体系。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以财务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进而逐步实现企业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一是在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时,不应只关注信息化软件的功能,应对财务、业务、运营、人员、组织、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通盘考虑。以财务的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带动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
二是充分评估企业自身的数字化发展现状,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全面梳理数字化转型需求,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设计思路。今年以来,为解决过往的组织机构分散、传统岗位冗余、资金计划和资金结算精细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通过调研和充分研讨,我所在公司的财务部门制定了《财务一体化管控顶层规划设计》《司库体系建设方案》《财务组织架构设计手册》和《财务信息化规划方案》。通过实现“1”个规划和“4”本手册的联通统一,形成财务转型的基本思路和路径,为财务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业财融合是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到,“要深入推进企业业财融合,拓展会计职能”,标志着业财融合作为国家规划正式提上日程。但从过往的实践不难发现,尽管不少大型企业集团已基本建立各类业务、财务信息化系统,但仅适用于本部门的工作场景,仍存在信息传递时效性差、合规管控容易出现盲点等问题,难以全面、连续、实时地反映业务场景,无法满足管理层实时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需求。
因此,想要及时地把业务数据精准处理成财务需要的数据,通过财务对账的方式监控业务发展,关键在于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的联通融合、数据共享,打破以往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各行其是的情况,从而打通企业经营的全价值链流程。通过全价值链流程拉通落实公司的管控规则,最终将价值链中的数据实时多口径地沉淀下来,赋能前端业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再其次,开展标准化建设是财务数字化的必由之路。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标准化建设是财务数字化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财务核算标准化主要包括制度标准化、数据标准化和应用标准化。制度标准化是一切工作的准则与前提。在缺乏明确、先进的制度引导下,财务标准化及信息化工作很难落地。即便勉强落地,也很难形成良好的管理闭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制度标准化的“第一枪”没有打好,会导致后续工作举步维艰。数据的标准化包括统一科目体系及辅助核算体系、核算流程标准化和报表体系标准化。
应用标准化则是构建集团化统一核算管理平台。例如,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统一流程,规范核算,将公司报销、往来、资金等业务集中处理,以产生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通过财务业务标准化,做到财务信息规范、标准、统一;通过信息化整体规划和应用来规范业务执行,赋能财务管理数字化决策平台建设,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的全面数字化。
最后,数智化、价值化是财务转型的最终目标。
智能会计、价值财务是财务转型的最终目标。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企业从传统会计向智能会计转型,实现财务从反映价值、守护价值到发掘价值和创造价值四个维度上的提升。
在价值反映方面,从滞后、粗颗粒度、服务于对外报告为主的价值反映转向实时、多维、精细、智能的内部经营报告,最终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
在价值守护方面,从强调事后的流程控制转向过程控制,持续跟踪预算执行的偏差、合同的签订、客户信用管理、应收账款存货等,更加注重风险管理。
在价值发掘方面,从较少关注转向动态发掘企业价值创造转变,进一步深入分析细分领域的盈利能力,深入挖掘不同板块的资产收益情况,动态跟踪现金流分析业务的健康状况,注重挖掘企业潜在价值。
在价值创造方面,从较少关注转向价值创造,将财务、投资和经营决策有效统一,以企业中长期目标规划为导向开展财务资源配置,深入开展税务筹划提升价值创造,通过建设财务共享实现降本增效等,才是实现财务数智化的最终目标。
《中国会计报》3月15日11版
(供稿:教务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