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玉兰花开。初春三月,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企业类)第七期培训班的学员重聚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培训。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学员收获满满。
培训期间恰逢两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做了系统性阐述。
何为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如下阐述:“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财务工作该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提升财务管理质效?根据马克思的《资本论》,生产力三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从财务角度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也离不开这三要素:财务人员要成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财务工作的方法要升级为更高技术含量的技术方法;财务工作的对象要跃升为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
财务人员直面挑战,学习提升开拓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财务工作中的劳动者主要是指财务人员,包括核算会计、主管会计、出纳等,也包括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等。
有人说财务人员很“内卷”,不仅要接受继续教育,还有统考的职称考试、更有“难度第一”的注会考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财务领域的重要趋势。财务人既要不断提升包括会计原理、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分析等方面的会计技能,又要了解税收政策、金融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积极学习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人员要不断提升,正如新质生产力提出那样,要向着战略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方向不断发展。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从企业整体角度思考问题,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同时,财务人员也要不断转型,正如毛付根教授所讲,“财务人员要关注过程管理+事后总结”,不断挖掘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链条增值点,如成本控制、内部控制、全面预算、财务分析、风险管控等,并在关键节点发挥财务提质增效的作用,帮助企业提升价值。
财政部2023年研究制定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也提出了“三坚三守”,要求财务人员“始终秉持专业精神,勤于学习、锐意进取,持续提升会计专业能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动会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此,每一位财务人都应积极拥抱变革,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拓展知识领域,迎接未来的挑战。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助力财务提质增效
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劳动资料,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工具外,还包括一定的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工作相关的劳动资料也在不断变化,从早先的算盘时代,到后来的会计电算化,到以ERP技术为代表的会计信息化,再到现在因大智移云物区等技术而发展的会计智能化,财务工作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
我们这一代财务人见证了数字化技术给财务工作带来的变化:通过银企直联实现了付款与对账的自动化,优化了财务流程,减少了出纳的工作量,降低了人为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电子发票的推行,简化了发票的比对认证等环节,提高了税务办理的时效;通过报表的自动化编制,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分析,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通过数据的预测分析、情景模拟等,助力企业做好风险应对,提高了财务对企业决策的支持能力。
陆建平教授在讲授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课程中也提到,亚马逊依靠其拥有的消费者数据,轻松打破行业壁垒,不断进入新领域,成为行业杀手;美团通过大数据推出酒店预订,成为其新的利润增长点;阿里巴巴通过互联网数据平台,推出金融信贷、云计算等业务,不断拓展业务领域。这些案例,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行业壁垒,也直接打破了传统的商业思维,更刷新了市场参与者对数字技术的认知——数字技术对劳动资料的促进和改变是颠覆性的。
未来,新技术会促进财务工作的生产资料不断进步,这个过程是持续的。作为财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熟练用好新型财务工具,赋能财务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财务对象复杂多元,战略财务全局视野
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经济行为,即会计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而经济活动具象化,就是会计六要素,再具体一点,就是会计科目。也就是传统会计通过会计科目,真实、客观、完整地反映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就完成了对劳动对象的处置。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的劳动对象也在发生着改变,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有形到无形。正如前文所述,财务内卷不仅仅是因为财务人本身的自我要求,也因为我们所在企业、行业要求会计人员要懂得更多、了解得更全,也同样促进了会计的劳动对象的不断拓展。
新质生产力要求,拓展劳动对象,既要充分挖掘现有的劳动对象的潜力,还要不断进行劳动对象的创新创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过几代会计人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会计准则已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会计核算体系日趋完善,会计对于日常经济活动的反映也更加成熟,也就是说会计工作对于现有劳动对象的潜力挖掘正在不断深入。同时,我们也发现,诸如数字经济、数据资产等的新事物也在逐步变为会计新的劳动对象。黄建忠教授提到,数字经济或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的引擎;季周老师、李琳老师讲到的数据资产在当下也正逐步成为新的会计劳动对象。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将成为重要劳动对象,既直接创造社会价值,又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融合进一步放大价值创造效应。
适应新形势,发展新质生产力,财务人员需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全局性的战略思维,关注度要更加多元。要更加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根据企业实际及时调整财务策略和经营策略;要了解所在行业的市场状况、技术发展、竞争状态等的信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支持;要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因素等,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助力。
结语
掩卷而思,我们的财务工作在会计人的共同努力下已然走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上,会计人敏而好学,会计工具不断更新,会计对象不断拓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发展新质生产力,财务仍然在路上,面对日新月异的内外部环境,财务工作仍要不断革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发展。
(作者:郭鲁 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企业类)第七期培训班学员,中国山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供稿:教务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