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资本市场面临许多与会计专业性和会计准则相关的挑战。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的浙江省高端会计人才(企业类)四期班的第七次集训中,夏老师讲授了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会计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财务造假的严重性
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严重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对投资者信心产生直接影响。当投资者发现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被操纵或是虚假时,他们可能会对整个市场的完整性产生怀疑。这种失信可导致市场投资减少、流动性下降,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与发展。
二是对公司价值及市场效率的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与透明是资本市场有效运作的关键。会计造假扭曲了公司的实际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影响了股价的形成机制,使股价不再反映公司真实价值。这种情况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阻碍市场有序运行,使得资本不能流向最有价值的领域。
三是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会计造假可能遮掩了企业真实的风险状况,为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提供了错误信息。这可能会导致银行和投资者将资金投向不良资产,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性。一旦真相揭露,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恐慌和信任危机,甚至触发金融危机。
四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计造假导致的市场失真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股市泡沫的形成和破灭往往与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有关。泡沫破裂后,财富效应消失,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可能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
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
研究发现,财务造假有以下表现形式:
一是收入确认问题。收入确认的时机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至关重要。不当的收入确认方法会扭曲业绩表现。现实中,不少企业提前确认收入或不当虚增确认收入,不符合收入确认与计量的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二是费用识别和计提问题。费用的识别和计提不当,可能使用户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判断产生偏差。有些上市公司可能会在某一年度集中确认大量费用,以期在未来期间减少费用列支,从而影响未来收益的表现;或者将营运成本列为资本支出,从而在损益表上减少支出、虚增利润。
三是资产评估与减值问题。当企业不当地评估其资产价值时,将扭曲财务报告。例如,某公司未对固定资产进行适时的减值测试,尽管其实际价值已经大幅下降,导致资产和净资产被高估。
资产评估和减值测试依赖于对未来的预测和估计,容易受到管理层决策的影响。不当的资产评估方法或过于乐观的未来现金流量预测会导致资产价值被高估,从而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
四是非经常性项目和特殊业务的处理问题。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项目和特殊业务处理,如股份支付、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终止经营等,往往被上市公司用来虚增收入、操作利润和粉饰财务报表等。同时,企业在报表中剔除非经常性项目,有助于提升核心经营业绩的可理解性。
五是资产租赁问题。根据新的相关准则,企业必须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租赁产生的资产和负债,这增加了具体操作的复杂性和主观性。
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
基于以上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需要实施有效监管。
一是财务信息披露主体的内部监督。对财务信息披露主体的内部监督,尤其是对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应当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旨在从源头到发布各个环节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
准确、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应当是建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对外发布信息的申请审核发布流程以及信息披露相关文件资料的档案管理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董事会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控制制度,以确保其有效性。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事后验证,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为提升规范运作水平,上市公司还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开展内部控制评价,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以进一步加强监管。
二是外部监督。外部监管机构主要包括证券交易所、证监会以及行业协会等。它们通过一系列监督措施确保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和真实。外部监管机构的资源限制和专业能力将影响其监督效果。资本市场的会计问题广泛且复杂,涉及从具体的账目处理到监管框架的多个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加强会计准则的一致性、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增强监管力度以及提升审计和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性等。
三是审计质量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的专业判断及独立性至关重要。审计师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时,要确保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标准。上市公司必须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这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升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增强监管机构的监督能力,以及持续强化审计和会计专业人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 | 刘振玮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承办的浙江省高端会计人才(企业类)四期班培养项目学员,供职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 | 中国会计报,首发于《中国会计报》5月17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