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七期班开启了龙年的首次集训。本次集训围绕财务价值创造,从全面预算赋能企业集团财务管控、财务分析透视企业价值创造、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等课题展开,让我们深入思考财务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更好地推动财务转型发展。
重新认识全面预算管理
当下,预算管理已经被企业接受和应用,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相较于全面预算管理,传统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偏差。
一方面,传统偏重于管理控制,而非激励引导。不少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作为管理所属单位或业务单元的工具,更注重过程管理,未能有效激发预算单位的主动性,最后导致预算与管理“两张皮”,预算目标无法实现战略性增长,管理失去价值与意义。
这种常见的预算管理现状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业务团队的打造。实际上,在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引导下,企业应该把预算管理作为驱动各经营主体主动寻找机会、争取资源进而达成目标的有效工具,并通过绩效激励的闭环管理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的良性运转。
此外,实际上,预算管理往往集中在管理层,其协同性差。多数管理者过分关注预算达成度,不利于员工创造性的激发。企业把预算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没有做深入的分解,在不同部门及不同人员之间没有进行合理的职责权限划分,导致预算执行中出现协作困难的情况,影响公司运行效率,不能有效激发全员的成本效益意识。
实际上,全面预算管理以实现战略目标为根本目的,注重长期发展,在资源配置中更注重企业长期价值创造的能力,而非短期经营目标。
另一方面,传统预算管理并未有效关注客户价值创造,缺乏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参与,在未来预测中缺少科学化决策。
传统预算管理多关注内部业务及责任划分。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数字化时代,企业兴亡往往在于对客户价值的关注。全面预算管理更注重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规划,更注重决策的科学化,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
综上,全面预算管理需贯彻动态平衡理念。其关键目标是在机会牵引与资源驱动中实现利润水平成长的最大化。全面预算管理注重平衡企业长期与短期发展目标,关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与具体业务板块发展间的平衡,聚焦客户价值创造。客户的价值在哪里,预算就在哪里。这是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带来的重要启示,也是财务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需践行的理念。
以价值创造为出发点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和质量转型的重要时期,凸显产融并重,以实体经济为本,力争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转型势必要求财务转型。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转型的根本点在于提升财务工作的价值。基于此,财务管理中的核心要素——人必须积极拥抱变革的时代,充分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源的及时共享,将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嵌入财务与业务融合管理工作,助力企业价值的实现。
“认为你所从事的财务工作有价值的,请举手。”这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郭永清授课时的现场调研。课堂上,48名同学中的46名认为财务工作是创造价值。在郭教授的引领下,同学们就财务价值创造进行了深入思考与讨论。我们认为,财务价值创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直接价值创造。财务部门掌握的资产主要是货币资产,通过闲置资金管理、合理安排收付进度、将短期或者临时储备的大额资金投向稳健的金融理财产品,或者合理利用存贷差,可以最大限度获取资金收益。
二是以全面预算管理工具为抓手,统筹公司的业务收入、成本费用资产管理、投融资管理,平衡公司的机会和资源,以公司战略为指引,以客户价值创造为目标,打通业务和财务堵点,实现效率效益提升。目前,预算管理已在许多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务部门也开始突破传统预算管理的局限,经过多个预算周期的优化与改进,逐步形成符合公司实际运行的预算体系。
三是将绩效考核纳入财务管理活动,并与预算相结合,形成闭环管理,促进公司业务发展。在现场的调研中,有5位同学所在单位将绩效考核职能完全放在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综合平衡公司整体发展目标后制定分解预算目标,并进行最后考核。这种模式有利于强化预算的刚性,避免出现预算与考核“两张皮”的情况。而大部分企业是将绩效考核的职能放在人力资源或者企业管理部,但对于财务指标的考核则主要由财务部门实施。
四是财务职能向业务端延伸,营销财务、研发财务等业务财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青岛啤酒为例,作为充分竞争性行业,企业营销是企业竞争的重点。因此,对于营销费用的管理异常关键。如何设计营销方案实现营销效果?财务部门参与管理的全流程,不断协助业务部门优化营销方案,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
五是提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管理。当下,处理好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日益重要。作为公司的数据信息中心,为做好信息披露、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财务人员要深入了解公司业务关系、不同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根据轻重缓急建立管理机制。不仅做好与企业内部的沟通,还要在对外关系管理中与业务部门形成合力,提升公司的对外关系管理水平。
《中国会计报》5月17日11版
作者 | 任雪霞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承办的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企业类)第七期培养项目学员,供职于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 | 中国会计报,首发于《中国会计报》5月17日11版
供稿 | 教务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