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焦虑感”如影随形裹挟着人们,但他在紧张与放松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他在言谈间流露出的一丝丝“松弛感”,会让人感受到轻松和自在,他也更将其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让“允许一切发生”的勇气成为他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铭。这种勇气让他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既保持了动力和激情,又享受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说:“‘松弛感’并不是懈怠或逃避,而是在全力以赴追求目标的同时,懂得给自己留一片天空,去感受、去思考。这是一种更为成熟、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他就是埃及国民银行股份公司上海分行财务副总监——马磊,一个在松弛与奋斗中寻找平衡的探索者。
来自神秘国度的金融桥梁
马磊,温文尔雅,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自大学毕业后便踏入了埃及国民银行上海分行财务部的大门,一干就是十几年,始终如一。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从一个懵懂的职场新人,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毅力,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恰逢其时,正当年华!他将自己职业生涯的每一步比作产品发展的四个阶段:引入、成长、成熟、衰退。在这十几年的岁月里,他全情投入,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挑战,逐步提升了个人的能力和专业水平。这些年来积累的丰富实战经验,已经帮助他顺利过渡到了职业生涯的成长至成熟阶段。
正如他所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虽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惊心动魄,但我始终坚信,只要用细水长流的耐心和决心去对待每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够做好!”
马磊所在的银行,是埃及最大的银行,也是阿拉伯国家中第一家在中国成立的分行。他们分行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中埃两国之间商贸、投资等领域的互利合作。随着双边贸易投资的持续升温,他们分行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提供了巨大的金融支持以及便利。
“银行小家”中的温馨能量
有趣的是,马磊的妻子也在北京银行工作。夫妻两个,一个在外资银行,一个在中资银行;一个在后台负责银行内部运行,一个在前台负责银行外部业务的拓展。这种同属金融大家庭的行业氛围,为这个“银行小家”创造了很多除了生活以外的更多话题。
闲暇时,夫妻俩就开始了银行业沟通交流会:聊产品、聊业务,聊碰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沟通,他们会寻找中外银行之间的差异化运营,从而互补双方的工作内容,彼此借鉴,产生很多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他们这一对“银行业的黄金搭档”就这样在家庭中串起了一个从前台到后台的完整运作体系,也让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从局部转向了整体!
马磊对自己的要求是多尝试,专注当下。一方面,他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学识;另一方面,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让自己成为那个充满好奇和冒险精神的体验者。
他说,经营家庭和工作一样,用心付出,才能得到一个良性的循环。他觉得,人生是一场无止境的修行,要为了生活与理想,顶着压力逆流而上;也要“偷来”一些美好惬意,去平衡生活的酸涩与苦辣。
在工作之余,马磊将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中。作为女儿学校的家委会主席,他更多地关注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他认为,不能将照顾孩子的重担全都扔给妈妈,而是应该共同分担这份责任。现代女性不仅仅是母亲,她们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需要家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财务与IT的“双面奔赴”
在金融市场不断演进和监管力度日益加强的背景下,银行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变得至关重要。这不仅对银行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他们必须将工作地颗粒度不断细化,直至细化到每一笔交易。面对庞大的数据量,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精准地完成工作,是马磊经常都在思考的问题。
他需要不断地与各个技术团队紧密沟通,探讨各个模块的编码实现和功能开发。马磊笑着说有时感觉自己一个财务人员却干出了IT的味道。他在财务与IT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以确保各类需求能够顺畅地转化为系统功能,并通过反复测试直至满足业务和监管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马磊有着更远大的抱负。他希望站在更高的视角,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他看来,财务数据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企业运营的“晴雨表”和“指南针”。他深知,只有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不懈地努力,作为财务副总监的他带领团队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监管机构的多次好评,并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及上海市统计局的年度评比中屡获殊荣。因表现优异,他被中共外资银行联合党支部推荐,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马磊所在的银行也是非常荣幸地成为了金税四期新电子税务局的试点企业,他更是受邀加入了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的“乐企惠鑫”团队。
随着工作职责的加重,马磊深感作为高级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他认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入的分析能力、诚信与责任感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是不可或缺的。他立志在这些方面不断进步,期待成为一名国际一流的首席财务官。
将EMPAcc23期之情永固
打开公众号EMPAcc23期 A班的页面,映入眼帘的是一段简短而深情的简介:“似水流年、莫失莫忘”。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把钥匙,轻轻开启了回忆的大门,让人不禁陷入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在这里,每一篇文章、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23期A班同学们共同的记忆。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讨论的瞬间,课余欢声笑语的场景,都被一一记录下来,成为了永恒。
这些记录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它们提醒着每一位同学,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日子永远都不会被遗忘:开学第一堂共同聆听夏大慰教授的博弈论、《有缘相聚“研”途有你》《寻宝大作战》《与思想同行,为卓越而生》《推动绿色发展,共创美好未来》《青春不散场,未来犹可期》、昆明移动课堂的参访、课程与探索等等,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故事!他们手捧友谊花,彼此激励,不断追求卓越。
将这些珍贵而深情的瞬间一一记录下来的,正是马磊。因为他的细心和用心,他被同学们一致推选为班里的宣传委员。对于这份新的职责,马磊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坚持。他说:“既然任务来了,责任在肩,那就必须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执着,这份“兼职”实际上耗费了马磊大量的心血。由于之前对公众号的搭建和运营一无所知,他不得不从头开始学习。从账号的搭建、文字的记录到视频的制作,每一项任务对他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对于既要上学又要工作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额外的“负担”。然而,他却尽其所能,不知疲倦地投入其中。
他的初衷是希望无论毕业多久,这个公众号都能成为同学们情感交流的桥梁,美好记忆的宝库。他希望那些一起上课的时光、一起经历的头脑风暴、一起欣赏的风景都能在这里得到永恒的定格,成为生命中这段难得机缘的美好见证。
谈及自己选择港中大-上国会EMPAcc高级财会硕士,马磊心怀满足。“与项目相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我正好有一个提升能力的规划,希望找到一个兼具创新型和专业性,同时可以为我提供一个国际化视野的项目。很巧,我看到了这个项目,发现这里竟然是我儿时的梦想学府——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的教授们来上海授课,极大满足了我的诉求。”马磊激动地说。
其实,这次提升规划的最大动力是来源于他的女儿。“她是我的生命之光,也是我奋斗不息的动力源泉。”马磊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她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让她看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例子,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地奋斗和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当然最让他激动的还是成为EMPAcc项目的一员后,他收获了宝贵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也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行业志同道合的业界精英。
智者的引导如同一座灯塔,为我们提供睿智和指导。马磊觉得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通过系统学习,他的会计知识框架得到巩固,还拥有了前卫的财务思维,了解到不同行业的财务运行模式,这些知识将会助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业财融合,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于马磊来说,设定恰好的目标,遵从自己的内心,让适当的松弛将全部潜在的能量释放出来,就是最完美的协同!
( 供稿:合作项目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