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会计报》:信息技术与新质生产力: 机遇与挑战【2024年7月5日】
    日期:2024-07-09

    本报记者 刘海玲

     

    加强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有益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必将推动会计高质量发展。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日前主办的“数智化助推会计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专家学者就此展开相关探讨。他们结合单位财务数智化转型的典型实践,就如何在全国范围、行业内部、单位内部建好和用好信息技术,促进和支撑会计科技(AccTech)的深入高效运用,实现会计行业的重要价值,进行实践探讨和经验总结。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导程平:

    从应用管理角度,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在作为数字员工时,主要分成三个层面。一是运行维护层面,二是管理调度层面,三是高层治理层面。目前,企业对小数量数字员工的应用以单点运维为主。大多数企业数字化员工的应用重点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推动共享中心的核算智能自动化,降本增效比较明显。基于流程的增强和拓展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未来,随着机器人运用的增多,涉及的业务链条随之增多,机器人的高层治理面临难题,即如何基于价值链、业务链应用和管理机器人,进而对数字员工实现有效的治理。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  总经理、财务共享中心主任刘薇:

    AI技术的应用将基于符号规则的自动化技术通过感知学习,对智能流程自动化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IPA和RPA)技术的不断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IPA轻量化运用,重点是核心系统开发,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评估。财务人员理解技术的应用逻辑,有利于技术在更多财务场景中拓展,有利于财务人员更好地描述和挖掘需求,也有利于后续运维工作的开展。

    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主任、产业科技部副总经理费晔:

    久事集团自2020年开始推动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目前试点单位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包含30多家企业、19个工会组织,在建工程项目9个。通过流程梳理、统一科目,报账的流转周期已缩短到4天以内。未来希望财务部门人员拥抱新技术,特别是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同时加强与技术部门的协同,共同推进数据资源形成数据资产。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

    财务从会计电算化到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的。近年来,大生集团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推动新兴工业和数字工业,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通过连接智能物流生产线,以智慧化大幅度地提升效率生产,搭建了自主可控的云平台,打造创新体系的数据库,以自主创新培育行业的竞争力。新时代的财务人员应该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围绕价值创造,从会计职能的角度出发,从大数据中提取有利于企业作出科学判断的内容。二是风险管理,财务对数据较为敏感,在风险管理上,要当企业的“守门员”,财务人员大有可为。

    上海市儿童医院总会计师  施伟忠:

    上海市从2021年启动便民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财务条线实现了智慧预算管理、智慧费控、智慧出入院结算、智慧绩效、智慧运营等功能。通过建设医院资源计划(HRP)项目,统一了数据支点、会计科目、业务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财务人员要提升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和跨部门沟通的能力。财务是业务的合作伙伴,要从运营的角度参与运营的管理。另外,财务要培养自我学习能力,不断拓宽视野,了解智能财务领域新技术。

     

    20240709-3 0705信息技术_与新质生产力:_机遇与挑战_十大信息技术圆桌_中国会计报_红框

    20240709-3 中国会计报 APP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