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汇付天下联合主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财务”分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2024年中国企业财务智能化调查报告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数字化浪潮的加速推进,智能化已经成为企业财务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智能财务应用场景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财务智能化,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参与此次白皮书调研投票的企业财务工作者对于ChatGPT等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效果整体比较看好。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助理单振雷在该论坛表示,人工智能是当前全球最受关注的新兴技术,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创新发展,进入了成果爆发期,不断催生出新的应用场景和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新的市场。
单振雷介绍,中信银行在智能科技方面有多个研发和探索,其中在对公业务数字化方面,该行着力司库建设,推出的“天元司库”系统是业界首个自主研发的司库管理系统。单振雷介绍,“天元司库”系统根据国资委的要求设计,包含了12个中心,70个模块,875个功能点,实现了财务管理和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了资产、负债、票据等数据管理效率。
“财务不仅是现代商业的基础,而且在最初就是充满科技感的、技术领先的行当,财务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是数据工作者,大部分公司的数字化都由财务开始。”汇付天下董事长兼CEO周晔认为。他进一步表示,未来的世界是由一个个智能体连接的世界,快速将软件替代。同时,RAG(检索增强生成)转变到Agent(智能体),所有的流程都可以自动编排,从而实现“超级自动化”。因此,财务从复式记账到财务自动化,是可以预期的过程。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财政部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刘勤在该论坛上阐述了对智能财务未来发展的思考。
刘勤认为,智能财务发展对会计行业多个层面产生不小的挑战。首先对与会计相关的政策、法规方面的挑战较多,现有的会计法规还没有充分考虑到智能财务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其次,对会计信息系统挑战也很大,很多信息系统在各方面的能力还不能支撑智能财务所需要的功能。此外,对会计职业和人才培养也带来挑战,随着知识框架越来越复杂,财务人员需要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
在智能财务未来发展中,上述白皮书还显示,投票人认为数据层面是亟需通过法律法规解决的问题。其中,对于数据伦理又是多数投票人都关心的问题,例如算法中的偏见问题、数字员工的合法性、对于错误的权责认定等问题。
对此,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张少峰也有思考,他在该论坛上提出了当前智能财务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包括理论构建、职责边界、数据治理以及技术匹配等问题。
其中在职责边界方面,张少峰表示,人工智能有效应用的前提是多种类、大规模的数据,在企业层面是生产、管理等各类数据的综合应用。在数据应用不再划分财务、业务和市场的情况下,财务职责该如何界定?企业是否应该建立统一的数据分析部门怎么界定的?
张少峰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要解决断层问题。他表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本质是建立符合数智时代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应用体系。传统的财务专业人员已很难适应数智化转型的要求,企业需要培养一批具备财务专业知识、精通数据分析、熟悉智能技术的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