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课堂内外
    领军学员说 | 宁琳:公立医院的智能财务之路
    日期:2024-08-19

    按照四川省会计高端人才培养项目(注册会计师类第二期)的课程安排,我于近期阅读了《智能财务——打造数字时代财务管理新世界》一书。

    结合近年来对公立医院的审计与内控咨询相关项目经验,分享几点思考。

    智能财务发展受阻原因

    多年以前,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就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实现了临床科室的“医嘱联动”。即临床医生一旦下达医嘱,通过HIS系统即可实现药品与耗材二级库房相关药品、耗材的出库以及收入的确认,是较早实现业财融合的单位。但近几年,公立医院在智能财务方面发展的深度与广度远不及集团化企业。

    结合对以上书籍的阅读,我发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财务,公立医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部分公立医院开展智能财务建设,由于缺乏准确认识以及相应的顶层设计,仅限于购买财务信息系统、OA系统等单项信息系统或模块,仅就新系统的开发论新系统的功能,缺少统一的、全面的顶层设计,忽略了新系统与医院较为传统与成熟的HIS、国有资产管理等系统间的联动。因此,医院财务系统即便实现了信息化,也仅为简单的核算与数据抓取功能,未能打通医院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更有甚者,部分医院还出现了“数据孤岛”情况,徒增风险。

    从交互体验来看,除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与HIS系统以外,智能财务中所涉及的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科室成本分摊等系统的操作方式并不简明扼要,交互体验并不友好,仅局限于特定科室的特定人员使用。与此同时,其仅能提供基础数据,形成结果还依赖于大量人工分析,导致医院管理层与广大员工缺乏对智能财务的直观认识与情感上的认同。

    从更新成本方面看,大部分医院的智能财务系统无法自主地更新迭代,每一次更新需要信息公司派专人进行维护甚至是二次开发。运行维护与二次开发的成本很高,导致医院决策层对智能财务系统的持续建设信心不足。

    识别医院的专项应用需求

    目前,在智能财务系统广泛应用的相关信息技术主要有财务机器人、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大移云物”等。在财务领域可以划分为会计核算、财务报告、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税务管理、资金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决策支持和管理报告等内容。

    参照此思路,笔者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中涉及的预算业务、收支业务、互联网医疗业务、医疗业务等12个业务板块与六大关键信息技术组合分析,识别出除财务机器人与预算、收支业务以外的两个智能财务应用典型场景。

    一是资产管理业务与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大移云物”技术的结合,解决设备使用效益分析问题。

    医院的医疗设备类型错综复杂,从收入端口判断,可以分为收费设备与非收费设备;从使用端口分析,可以分为人工操作设备与自动设备。同时,可以按照是否消耗耗材等进行分类。不同设备产生的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类型均不同。

    当下,虽然各大医院按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的要求设置了设备效益分析相关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收入分摊与成本原始数据缺失等多项障碍,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流于形式,无法为今后的购买行为等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也无法合理评估医院的资产使用效益与效率。

    在公立医院智能财务系统的开发中,可以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系统,通过对表单的自动查询、财务数据和设备运行数据的检索、成本数据的识别,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设备效益分析数据采集的方式与有效性。数据采集方式,可以由传统的通过财务数据反映业务数据转变为抓取设备运行数据或者通过设备的功率、耗电量等数据反向计算设备的有效使用时间与频率。

    此外,通过模式识别,可以直接获得购买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信息,并从票据信息采集设备采购成本的数据。最后,运用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对已经抓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模拟演算,形成设备购置至今的成本效益分析,也可以基于算法形成未来的设备成本效益分析。

    通过智能财务系统实现的成本效益分析,可以使全过程的分析独立于人工分析,保持其科学性。

    二是采购业务与“大移云物”技术的结合,解决采购预算形成的问题。

    公立医院每年面临大金额、大规模的医疗设备与医疗耗材的采购。近几年来,医疗耗材已逐步参考药品管控模式,实现了集中带量采购,以减少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但医疗设备与大部分非挂网医疗耗材仍然存在价格不透明的情况。而且,部分供应商与医院视实际成交价格为商业机密,不愿意与系统内其他医院进行信息分享,导致采购信息在各医院间出现信息壁垒。

    在采购部门上报需求预算时,其参考的预算价格大多数来源于历史采购价格以及同类产品其他兄弟医院的价格或第三方询价。但以上3种价格均为某一特定参数的设备、耗材对于某一特定客户的售价。

    加之医院此次采购的参数需求不可能与取得信息的采购事项完全相同,判断点的选择有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从而使采购预算金额形成的依据存在偏差,最终影响预算控制价的确定。

    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采购的预算控制价格往往直接影响潜在供应商的报价以及医院采购的方式与决策流程。因此,如果采购预算控制价不准确,可能影响整个采购结果的科学性。

    在智慧财务系统的设计中,医院可以通过“大移云物”技术,实现对于采购标的多参数多点价格的信息搜集,并系统性地收集、分析和整理数据,识别各类参数与价格之间的联动,以及同类采购预算控制价的设定与最终成交可能性、最佳估计中标价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算法演算出现有需求配置的最佳预算控制价格,系统将该分析结果嵌入决策系统进行推送,形成更加有力的决策支持,初步搭建人机交互学习的平台。

    宁琳

    《中国会计报》8月2日11版

    作者 | 宁琳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承办的四川省会计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学员,供职于四川华腾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来源 | 中国会计报,首发于《中国会计报》8月2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