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中国会计报》2024年9月20日10版。
呼应医改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升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与高质量发展”案例教学培训综述
自2022年始,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先后联合长三角地区6家医院举办十六期案例教学培训项目。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委属委管、省属、地市级等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医院共计2127名医院中高层财务管理者参加了培训。
据介绍,该培训项目以医院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实践分享为主题,实践应用性较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表示,学院充分发挥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医疗资源多,管理实践丰富的特色,开展医院案例教学,在医疗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取得良好的培训成效,带动了全国多层级多类别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参训,加强了医院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经验的互通共享,助推整个公立医院系统高质量发展。
依托创新形成特色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就该培训项目在多项举措上做出创新尝试,已形成该项目专业特色。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张各兴介绍,该培养项目注重深度挖掘医院财务管理优势和特色,在课程设计和案例主题设计上,根据案例医院在管理实践中的特色和特长,每期案例主题鲜明,各有重点。
“例如,新华医院在精细化运营管理和专科运营助理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因此案例课程重在解析新华医院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实践,包括预算、成本管理,同时介绍新华独特的专科运营助理模式。”张各兴说,“再例如,瑞金医院的优势则是医院财务数字化智能化,所以案例课程中,重在演示讲解医院依托数智技术进行智慧财务、智慧医疗、数字员工建设等方面的实践。”
此外,创新培训模式,以咨询式培训形式答疑解惑。培养项目在案例授课之外,开设总会微咨询环节,学员围绕医院重点业务、焦点难题,归纳提交医院管理的问题清单。各医院总会计师以“问题清单”为抓手,通过专题分类、分组分专题研讨等形式,带领不同专题财务专家莅临现场,针对问题答疑解惑,并形成解决建议意见,形成“问题提出—研讨—应对解决方案”的闭环答疑形式,大大提升课程实务指导性。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该培养项目目前已经做到老案例持续优化、新案例陆续增加。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务二部主任邱铁介绍,一方面,老案例持续发挥影响力。在案例开展过程中,依托“老牌”合作的案例医院(新华、瑞金),持续推进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更新,保持课程的招牌和市场影响力。
“目前,从2022年就开始合作的老牌案例医院,新华医院已开展4期,安徽省立医院4期,瑞金医院3期。”
另一方面,新案例打造新主题。2023年,新开展的邵逸夫医院已有2期,华山医院已有2期,新案例医院仍在开展过程中,注重发掘新案例医院的特色主题。
“比如,邵逸夫医院是连续5年获评国考‘A++’最年轻的医院。邵逸夫医院案例主题聚焦医院绩效考核,分享应对国考的适应性强的考核体系建设实践。”他说。
创新跟岗培训模式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通知,明确了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有序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建设;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推动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各项要求。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开展公立医院案例教学过程中,响应国家政策,项目开展以深化医改新要求为指引,落实各项举措的经验交流,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贡献力量。
一方面,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华山医院福州院区是国家首批区域医疗中心,编制出台了全国首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白皮书。因此,华山医院2期聚焦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实践分享,该场案例教学主要分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实践和探索;数智医疗、数智门诊、数智财务等新技术的运用,通过积极主动探索医院管理创新模式,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经验分享,推动区域医疗现代化。
另一方面,服务长三角健康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合作办学医院从地域分布上实现了江浙沪皖长三角地区全覆盖,通过推动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和优质医院管理经验的分享,提升长三角区域标杆医院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扩大长三角头部医院已有管理实践的溢出效应,有助于长三角区域医疗水平的再提升。
更具有创新意义的是,自2023年开始,结合国家卫健委关于公立医院跟岗培训的相关工作要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案例教学中,创新增设了跟岗培训模式,通过在医院设立多个不同的跟岗培训岗位,带领学员走进医院,以岗位带教演练和实操指导的形式,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务指导性。
跟岗培训是通过医院开设不同特色岗位带教,学员深入现场到医院各个岗位,跟教跟练,全流程模拟实操等学习形式,更好地了解医院岗位运行和操作。
目前,在医院案例教学培训项目中已全部实现“案例授课+跟岗培训”双结合的方式。岗位带教的开展,最大力度展现医院特色。
比如在新华医院的跟岗培训中,开设专科运营助理、科室经济运行分析等特色岗位;在瑞金医院,开设财务机器人、智慧司库等智能辅助岗位;在邵逸夫医院,开设绩效管理、入院准备中心等;在华山医院,开设成本数字化岗、智能报账等。
取得积极成效
作为对呼应医改不断深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医院财务管理与高质量发展案例教学已取得积极成效。
张锋表示,该培训项目已至少在四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学员区域覆盖面广。案例教学市场影响力大,目前参训学员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其中,参训学员较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广东等地,参训学员占比最高省份是广东省,学员占比9%。
二是高层次学员占比高。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医院总会计师、副院长、书记等班子成员占比14.2%;财务一级负责人(含副职)占比26.4%;科室负责人(含副职)占比20.8%。
三是学员所在医院级别高。数据显示,在案例参训学员单位中,三级医院占比79%,其中,国家委属委管、省属医院、市属医院、民营医院均有不同程度参加。
四是培训项目市场评价好。公立医院案例教学在课程、师资、班级运营、跟岗培训等各项指标评估都得到较好市场认可。案例教学评分总分为5分制,其中,2023年开展的六期案例教学平均得分4.49,课程平均得分4.66,跟岗培训平均得分4.70。
“与此同时,2024年开展的五期案例教学在保持原来案例班的基础上,课程体系继续优化,项目组织形式继续丰富,各项教学指标均有大幅度提升。案例培训平均得分4.67,同比去年提高39%;课程平均得分4.74,同比提高18%;跟岗培训平均得分4.78,同比提高18%。”张锋说。
(作者:《中国会计报》记者刘海玲 供稿:教务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