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会计报》:用心用情 精准施策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着力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纪实【2024年10月18日】
    日期:2024-10-21

    进入新时代,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一直是各高校的重点工作。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24届硕士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圆满收官,着力推进毕业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届毕业生共123人,截至8月20日,已正式签约116人,签约率为94.3%,除极少数毕业生因报考公务员自愿放弃就业外,总体就业率保持稳定。

    持续加强组织领导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根本举措,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面对新时期毕业生就业工作新要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十分重视,将就业工作落实为“一把手”工程。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定期召开会议,实时跟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动态,及时分析研判就业形势,确保就业工作统一指挥、有力推进。

    另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源成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抓手之一。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白晓红介绍,学院调动各部门力量形成全员促就业工作合力,提高跨部门工作协同能效。

    “学院教务部、合作项目部、教研部、推广发展部等相关部门持续导入优质校友资源,形成财务、审计、税务、金融等多元化的就业岗位,形成优质校友反哺体系,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成效。”白晓红说。

    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单位中外商投资企业占31.9%、国有企业占21.6%,其他企业占25%,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录用比例为19.8%,考博升学占比为1.7%。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为学院毕业生重点就业行业,达49.1%。毕业生留沪就业比例达54.3%。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高质量财会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始终强化“政产学研”一体化,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贴合市场需求”的比较优势,积极打造具有“专精优特新”的研究生教育品牌,努力把学生打造成能够解决实务问题,具有开阔视野、高度责任感和优秀领导力的精英人才。

    在此过程中,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积极响应改革新要求,优化培养方案。

    白晓红介绍,学院组织教研部各系,对标对表国家专业研究生学位改革要求和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指导文件要求,召开数十次研讨会,改革调整学院四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方向和培养大纲。

    “例如,依据学院‘注册会计师培训基地’办院初心、厚植CPA‘专科优势’,设置‘CPA与数智审计’专业方向,旨在满足特殊职业、行业及其专业机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升复合型、应用型、智能化人才培养能级。”白晓红说。

    另一方面,积极打造“第二课堂”,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第二课堂”育人新机制重点培养学生政治素养、专业素质、美育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论坛、学科竞赛等,加强研究生校际交流,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并提升研究生发现、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表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事关学生本人的未来、学院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

    优化指导服务

    在搭建好人才培养的就业基石的基础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通过搭建平台、主动跟踪、形成合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开展。

    一方面,学院积极搭建平台,帮助毕业生充分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白晓红介绍,学院主要通过构建前置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并邀请优秀毕业生讲职业规划、就业选择、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等为同学们指点迷津。

    例如,去年参加财政部大学生实习计划至宁波监管局实习、现就职于上海海关的张翼宇评价说:“学院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推荐学生前往财政部各部属单位实习,定期举办职业规划讲座、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了直接与雇主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平台,不少同学明确了自己清晰的职业目标,获得了实习机会或者正式工作邀约,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公司等各类优质招聘单位。”

    另一方面,持续动态跟踪,提供精细化就业服务。学院建立并及时更新研究生就业情况统计台账,详细记录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将各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跟进学生岗位投递、笔试面试进展,做到每月两次谈心谈话,提供优质、高效、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研究生部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多方合力,做好重点群体帮扶。据介绍,学院研究生部及时推荐有效岗位,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一对一”优先就业服务,向每位未就业学生推荐工作岗位不少于10家。

    同时,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关怀,与学院各合作单位和校友企业保持充分沟通和紧密联系,拓展就业渠道,点对点发送未就业学生简历,全力保障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强化特色 拓宽渠道

    当前,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轨道。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已经开始部署谋划下一步毕业生就业工作。

    张锋强调:“要以‘第二课堂’育人综合体系作为‘引擎’,探索多元育人新路径,在传统课堂教学以外,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院研究生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方面,强化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推动‘供需对接’与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型人才‘定制化培养’合作,探索构建‘招生——培养——实习——就业’全链条联动机制。

    另一方面,做实做强‘政产学研平台’,推动教学与一线衔接。在兼职教师之外,建立‘行业教师、实践导师’制度,邀请专家开发和教学工作,推动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转化运用,在更深层次上开展校企合作。”白晓红说。

    在此基础上,学院将继续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增强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干中学”提升就业能力,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同时,持续推进与各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定制化培养合作,深入开展“访企拓岗”工作,扩宽人才供给渠道,以优质校友资源反哺为契机,加强与相关行业的耦合互动,推进招聘单位与毕业生的高效对接,以优秀校友企业和校友资源引领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学院将依托全员、贯穿全程、着眼全方位,以提升研究生核心能力为根本,持续创新就业工作思路、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力争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张锋说。

    1018_高质量充分就业_中国会计报_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