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智能财务论坛日前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论坛以 “中国智能财务自主知识体系探索”为主题,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石油等共同主办。论坛邀请智能财务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智能财务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深入分析人工智能与财务管理的深度融合、数智化转型实践、自主创新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财务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院长卢文彬表示,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财务领域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大语言模型等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财务管理带来了更多创新可能。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支柱,财务管理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表示,构建中国自主智能财务知识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围绕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发展模式、社会治理和创新机制来进行。同时,要注重知识体系的政治性、科学性、经济性、文化性、技术性和创新性,最后构建的一定是一个根基强、有时效、影响大、认可广、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为智能财务的转型与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价值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副教授陈思衡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从文字视频到提升工作效率的多模态大模型,再到自动驾驶技术,都展现了其巨大潜力。数字智能体是AI技术的重要应用,能在数字世界中感知、决策和交互,类似于人类的智能。它们已应用于电子产品助手、软件开发和科学发现等领域。然而,AI的发展也带来了安全性、隐私性等挑战,需要全球治理和监管机制来确保技术向善,为民众增加福祉。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FO陈可表示,春秋航空将数字技术与财务体系深度融合, 在解决方案方面,春秋航空采取了补前台、建中台、完善后台的策略。针对前端数据断链的问题,通过建设酒店管理系统等举措,实现了前端数据的有效采集和管控。同时,在业务前台和后台之间搭建业务结算中台,通过智能审核和算法模型,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高效映射,提升了财务核算的颗粒度和准确性。
上海交通大学总经济师王光艳表示,大学财务需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助力教育、科技与人才一体化建设,同时适应财政体系变革,确保财税体制改革的落地实施。技术变革下,大学财务应积极探索数智化转型,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经济日报记者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