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网讯(张炜)12月7日,第三届广西“十百千”高端会计人才交流研讨在南宁举办,聚焦“立足会计职能 因地制宜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展开交流。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春阳致辞指出,要准确把握会计工作的政治站位、历史方位、职责定位,立足广西资源禀赋,用好广西比较优势,推动会计职能对内对外拓展,因地制宜助力广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要找准推动会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也更加注重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守正创新,纵深推进各项会计改革工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展现更多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致辞指出,会计在过去四十多年职能不断丰富,作用不断彰显,地位不断提升。当前相关制度、法律都在进一步明确会计工作的职能和定位,压实有关各方责任,健全协同机制,突出监督的职能特征。深化对财会职能的认识,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破解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助力构建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所有财会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张锋还在总结时指出,财会工作者要对所服务的企业及市场情况有深入了解,要对深刻影响企业的一些非市场因素有深刻把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从参与战略、服务决策、降本增效、防范风险、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转型,要从管理者向领导者、从领导者向决策者递进。当前财会工作的主要转变是从核算向管理转变,这要求财会工作者要进行思想、政治、能力、作风的相应转变,实事求是,充分考虑经济社会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扎扎实实地、因地制宜地深化和拓展会计职能。财会对于新质生产力而言,既是外部的一个生产关系,同时本身也创造价值,是生产力的一部分。未来的财会工作应当进一步把握定位,强化系统思维,做到业财融合,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守正创新。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各兴表示,过去10多年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配合广西财政厅深入开展“十百千”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培养成效突出。为搭建持续深入的学习平台,从2022年开始,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连续3年在南宁举办学习研讨交流。本次研讨交流通过嘉宾分享不同行业的会计实践和理论创新,引领大家拓展视野,深化对会计职能的理解,更好地支持广西特色产业发展和财政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在主旨演讲环节,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海涛分享了会计职能的内外拓展以及广西相关体制机制创新。他表示,会计工作应当履行新使命、顺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要不断深化会计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要推动业财融合,增强发展动力,要强化人才支撑,扩大发展张力。要始终立足会计职能,助力广西新质生产力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广西会计工作要着力推进的重大课题、重大任务、重大项目。
在主题演讲环节,广西柳工集团总会计师蒋博文、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财务总监邓春红、广西投资集团总审计师朱兰舟、皇氏集团副总裁滕翠金等围绕所处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布局和遇到的困难、会计如何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专家点评环节,中铁建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董付堂指出,发挥会计职能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中的作用是财会工作者的价值创造和工作重点,财会人员要充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大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基础。随着会计职能转型升级和拓展,财务需要更为前瞻、及时和敏捷。要全面融入定价、成本管理、合同管理、投资和并购、风险管控等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到“洞察业务、辅助决策和战略支撑”,充分发挥财会工作更高层次的职能。
据悉,广西“十百千”高端会计人才各类别班级近两百名学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