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门户,近年来不断向“新”而行,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动能。会计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着更多的积极作用。
第三届广西“十百千”高端会计人才交流研讨近日举办。与会者聚焦“立足会计职能 因地制宜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展开交流,旨在通过汇聚前沿会计理论、分享最佳实践经验,引领会计专业人才拓展视野,深化对会计职能的理解,从而激发会计专业人才的热情和潜能,更好地支持广西特色产业发展和体系建设。
这也是2022年以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三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学习研讨交流活动。
助力构建新格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春阳表示,要准确把握会计工作的政治站位、历史方位、职责定位,立足广西资源禀赋,用好广西比较优势,推动会计职能对内对外拓展,因地制宜助力广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要找准推动会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也更加注重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守正创新,纵深推进各项会计改革工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展现更多的作为,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表示,会计在过去 40 多年职能不断丰富,作用不断彰显,地位不断提升。当前,相关制度、法律正在进一步明确会计工作的职能和定位,压实有关各方责任,健全协同机制,突出监督的职能特征。深化对财会职能的认识,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破解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助力构建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所有财会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各兴表示,过去十多年来,学院配合广西财政厅深入开展“十百千”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培养成效突出。此次研讨交流分享不同行业的会计实践和理论创新,引领会计人拓展视野,深化对会计职能的理解,更好地支持广西特色产业发展和财政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海涛分享了会计职能的内外拓展以及广西相关体制机制创新。他表示,会计工作应当履行新使命、顺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要不断深化会计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要推动业财融合,增强发展动力;要强化人才支撑,扩大发展张力;要始终立足会计职能,助力广西新质生产力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西会计工作要着力推进的重大课题、重大任务、重大项目。
赋能价值创造
在主题演讲环节,四位来自广西特色优势产业的嘉宾重点围绕所处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布局和遇到的困难,会计如何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广西柳工集团总会计师蒋博文以“财务赋能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进行交流。他表示,企业应当从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三个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虽然工程机械行业可能即将进入调整期,但是柳工规划了全面国际化、全面解决方案、全面智能化的“三全战略”,同时会计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三全战略”进行组织变革和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资本运作、数智驱动、风险管理、组织和人才发展,实现对价值创造的赋能。
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财务总监邓春红立足广西特色优势产业蔗糖业,从全球及中国食糖市场概况、广西糖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方向和财会转型助力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三个方面展开交流。她表示,糖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于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食糖是国家战略性物资,广西糖业承担着保障国家食糖供给安全和促进广西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使命。同时,食糖属于大宗商品,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价格波动特点,在单个企业只能随行就市的形势下,广西制糖企业的成本管理和财务稳健尤为重要,财会转型需要更加注重发掘和创造价值。此外,还要特别重视推进财会数字化转型并大力培养复合型财会人才。
广西投资集团总审计师朱兰舟以“‘产融投’协同发展下的会计职能拓展”为题进行了分享。朱兰舟表示,业财深度融合的核心是建立统一的计划、决策、控制、评价财务管理体系,关键在于将财务指标要求和决策转换成非财务人员听得懂、可落地的语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会计要由“管家”转变到“谋家”,要能结合业财数据及内外部环境和政策等,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精准配置资源,支撑战略发展。要将资本投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领域,投小、投新、投外部、投并购,以资本引领产业,实现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此外,要贯通协同审计监督与财务监督,以财务大数据分析为抓手,通过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全过程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规范经营,及时调整经营模式、战略目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皇氏集团董事、副总裁,皇氏赛尔生物科技董事长、总经理滕翠金围绕“产业链下的会计职能拓展”,结合巴基斯坦奶水牛引进项目展开分享。她表示,会计职能拓展是时代必然,但在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时期,会计职能拓展有不同的侧重。在项目初创期,侧重战略和投资规划,要有系统性的视角;在项目成长期,侧重更为复杂的跨国财税筹划、业绩评价等管理;在项目成熟期,侧重全产业链上下游管理。
深化拓展会计职能
在专家点评环节,中铁建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董付堂表示,发挥会计职能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中的作用是财会工作者的价值创造和工作重点,财会人员要充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大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基础。随着会计职能转型升级和拓展,财务需要更为前瞻、及时和敏捷。要全面融入定价、成本管理、合同管理、投资和并购、风险管控等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到“洞察业务、辅助决策和战略支撑”,充分发挥财会工作更高层次的职能。
张锋在总结时表示,与会者交流形成了充分的共识,如财会工作者应做到“五要”。要对所服务的企业及市场情况有深入了解;要对深刻影响企业的一些非市场因素有深刻把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要从参与战略、服务决策、降本增效、防范风险、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转型;要从管理者向领导者、从领导者向决策者递进。当前,财会工作的主要转变是从核算向管理转变,这要求财会工作者要进行思想、政治、能力、作风的相应转变,实事求是,充分考虑经济社会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扎扎实实地、因地制宜地深化和拓展会计职能。
“财会对于新质生产力而言,既是外部的一个生产关系,同时创造价值,是生产力的一部分。未来的财会工作应当进一步把握定位,强化系统思维,做到业财融合,坚持问题导向和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张锋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