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由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医院运营管理研究中心承办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顺利召开。研讨会汇集了医疗卫生、财政管理和医院管理等多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实践先锋,针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与优化进行专题研讨。本次研讨会是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推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关键举措,更是提升公立医院内部治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防范运营风险的重要契机。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向参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对全社会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更是充分发挥财会监督职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对公立医院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立医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推动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三个转变”与“三个提高”的重要保障。探索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并不断深化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制度性保障,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要求,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当前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给行业带来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建立并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标准体系需要从多个维度协同发力,第一,要强化顶层设计,例如公立医院公立属性与运营特点,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框架;第二,要深化实践创新,鼓励公立医院结合信息化手段,探索标准化与特色化的融合应用路径,提升内部控制执行的效率和效果;第三,要夯实人才基础,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医疗业务,又熟悉内部控制的专业人才,为相关制度的落地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上海以及长三角区域医疗资源多、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开展医院案例教学以及基地建设,带动全国多层级、多类别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参训学习,加强了医院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经验的互通,以人才培养助力国家战略的落地。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教学方式,迭代教学内容,响应国家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受财政部会计司一级巡视员、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刘光忠委托,中国会计学会副秘书长、《会计研究》主编刘国强致辞指出,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载体,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仅关乎医院自身的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2024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首次将内部控制写入法律条文,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这些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为新时代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次专题研讨会的召开是中国会计学会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两办意见的举措。对于未来进一步做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和应用,提出几点思考:第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广大会计学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助力公立医院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第二,要坚持问题导向,绘制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实践蓝图。财政部一直高度重视内部控制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各行各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大家要更好地理解政策精髓,更好地把握政策举措,更好地提高政策效率。第三,要推动行业内部控制理论创新服务中国自主会计体系建设,希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积极融入中国会计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之中,加强行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开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理论研究、政策制定与实践应用的良性互动,为构建中国自主会计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案例。
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杨雄胜教授致辞指出,中国会计学会的学术会议应紧密贴合中国会计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当前内部控制领域虽在制度建设、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上成绩斐然,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说法、做法繁杂,亟需专家厘清本质。杨雄胜教授分享了自己对内部控制的深刻洞见,认为在当下历史节点,内部控制需解决“做实事、做成事、做好事”三大关键问题。做实事需为决策建立门槛与标准,确保所做之事有效;做成事要通过特定思路保障事情推进;做好事则要坚决摒弃只为回避责任的错误理念,树立正确标准,杜绝不良行为效仿。他强调,内部控制不应等同于做事本身,而应发挥其独特作用。这不仅是中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需要,更是中国对世界内部控制的一种贡献。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会计师陈志军作“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控体系建设实践”主题报告,介绍了仁济医院以合法合规、防范舞弊为底线,以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为主线的内控体系。同时介绍了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通过发布操作规范、风险提示等,推动市级医院内控建设。此外,分享了卫生材料内控、科技成果转化、后勤服务外包三个业务的内控建设案例。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总会计师张海斌作“基于规则引擎技术的公立医院数智化内控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他分享了如何运用规则引擎,将内控风险与流程转化为数据匹配规则,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效率。他还提出,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及审计领域的应用,内控建设若不借助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将难以跟上发展步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会计师周海平作“公立医院招标采购内控数字化的思考”主题报告,介绍了华山医院数字化转型,包括内控信息化建设方面如何构建预算、招标、采购、合同、资金、评价整个采购的闭环管理体系,并通过数据互联打破壁垒,真正实现合格的采购,构建了风险诊断、流程控制、内部控制的采购框架实践体系,为行业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示范作用。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蔡战英作“公立医院内控建设回顾、探索、展望”主题报告,提出简单、明了、实用的内控八步法,明确分工、梳理实务、对比分析、流程再造、监督执行和持续改进等。对公立医院内控建设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关键点,一是制度与流程双轮驱动,要以标准化制度为底座,实现风险防控嵌入业务的流程,二是加强内控应用培训和持续改进,三是提高内控同质化的程度。
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韩斌斌作“信息化视角下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主题报告,提出从三个难点出发,组织的难点、业务的难点以及人员的难点,来引导内控目标的制定。从战略、运营、作业三个方面,针对十大目标,通过业务流程的十二大闭环,对人、财、物、作业的细化实现了以项目驱动流程,驱动数据的整个过程,给大家展现出实践路径与实践结果。
浙江省中医院财务部主任唐杭琴作“公立医院内控建设的新探索——《浙江省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指引》介绍”主题报告,详细介绍该指引的框架是基于闭环管理的理念以及建立在系统思维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的公立医院特点和需求,形成法律法规的政策指引和业务流程的指引,为省内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建设搭建“能对标”“可参照”“好落地”的指导意见。
重庆市财政局会计处处长朱晓东作“创新推动多跨协同交出重庆内控建设高分报表”主题报告,分享了重庆市财政局的具体做法,一是深化创新驱动构建新格局,加强内控宣传,以公立医院为突破口向多领域拓展,刚柔并济精准指导,探索数字赋能。二是强化多跨协同健全推进机制,建立“单位—主管部门—财政”核查链,推动财政与审计等监督协同,引导中介机构参与,全方位推动内控建设。
领导致辞环节由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会计学院副院长李翔主持,嘉宾主题报告环节分别由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博导、科研处副处长唐大鹏、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派上海市儿童医院总会计师施伟忠、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派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总会计师周建军主持。
在专家观点分享环节上,来自财政、卫健、医疗机构、研究机构的各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的观点交流。安徽省财政厅会计处副处长关勇介绍了安徽省财政厅从顶层设计、统一部署规划、重点行业突破、案例先行的做法,以及在推广宣传过程中的各种创新方式。扬州市卫健委财务处处长王骞详细介绍了扬州市卫健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在信息化方面的三大工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总会计师黄龙梅从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规模差异、业务特点、风险防范、财务信息管理、重点环节把控以及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成强调通过业务协同、财会监督协同、内审协同和信息化协同“四方协同”推动内控落地见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郑雷蕾从基层医院的视角,分享了实际工作中对内部控制指引的需求,认为医院需要一个标准和警戒线。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宋雅梅强调内控管理在采购等高风险业务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梳理业务流程、识别风险、完善制度等方式推动工作目标的实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总会计师郭太生强调利用第三方机构推动内控建设的重要性,介绍了通过第三方评估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的过程。江苏省肿瘤医院总会计师季花分享了三点体会,内控建设需领导重视、团队协同及内控文化;要完善制度促执行;还应借信息化平衡合规与效率。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派华东医院总会计师张羽强调技术实践与标准化、绩效考核体系、容错机制、系统兼容性以及动态规则调整等内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计财处处长徐燕强调内控建设的关键在于工具和方法的支撑,最终实现“不出事、干好事”的目标。深圳市融智内控研究院研究员刘飞蓉认为内控标准应与公立医院的类型和规模相结合,进行分类分级细化,需要主管部门推动、医院广泛实践以及持续改进。北京艾图内控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提到公立医院内控建设范围从经济活动扩展到医疗、科研等领域,对第三方专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专家观点分享环节由深圳市融智内控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吉津海主持。
研讨会闭幕环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博导、医院运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颖琦对本次公立医院内控应用标准研讨会进行了全面总结,表示要贯彻落实各位领导的讲话精神,表达了对8位主题报告专家、12位观点分享专家、5位主持专家以及与会嘉宾精彩分享、思想碰撞、热情参与的感谢。并从制度引领与务实落地、顶层设计与重点突破、数智化化转型与协同治理、系统构建与动态优化等方面分享了一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