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卢文彬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审计工作,需深化改革创新、提高审计监督质效,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审计工作需在确保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加强战略协同与价值创造,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等关键领域,拓展监督职能,创新审计方式,充分发挥“财经卫士”与“发展谋士”的双重作用,为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审计智慧与力量。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李凤雏表示,随着数字基础审计进入新阶段,内审工作必须以技术赋能为核心,重构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体系。随着新型技术的运用,内部审计正经历从“抽样检查”到“全量分析”、从“风险识别”到“预测防控”的革命性跃迁。数字基础审计通过构建全景化审计资源池、智能分析平台和动态预警模型,实现了审计效率、覆盖广度和风险预见性质的飞跃,标志着内部审计进入数据驱动新纪元。数字基础审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强化数据治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协同生态,这要求审计机构重塑战略适配性研究、全业务链数据穿透和跨境风险防控能力,需深化研究型、增值型、责任型审计协同发展,通过技术融合力、敏捷响应力、人才进化力建设,推动审计职能从“监督过去的镜子”向“照亮未来的灯塔”跨越,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赋能。
中交集团审计部总经理刘军分享了中交集团构建风险导向审计体系,深度赋能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全球领先国际承包商,集团通过“1+3+N”审计架构实现海外业务全覆盖,强化战略风险防控与价值创造。其审计工作聚焦国际合规管理,在海外并购、重大工程中建立前置介入机制,协同构建“大监督”体系。通过专项审计优化资产配置效率,推动降杠杆减负债,形成“中国港”、“中国桥”等国际品牌效应。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务二部主任邱铁发布了《2025中国企业内部审计洞察报告:现状、挑战与趋势》,该报告基于662份有效样本,深度调研企业高管、审计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群体,揭示当前企业内审工作的发展现状与深层挑战,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路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