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会计报》:发挥“财经卫士”和“发展谋士” 双重作用 ——2025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论坛综述【2025年4月4日】
    日期:2025-04-08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论坛”日前举行,来自各行各业的500余位内审同仁现场参会,另有6万余观众通过线上参与。

    贡献审计智慧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卢文彬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改革创新、提高审计监督质效,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审计工作需在确保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加强战略协同与价值创造,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等关键领域,拓展监督职能,创新审计方式,充分发挥“财经卫士”与“发展谋士”的双重作用,为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审计智慧与力量。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李凤雏作“内部审计新阶段:使命与价值”的专题报告。他认为,随着数字基础审计进入新阶段,内审工作必须以技术赋能为核心,重构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体系。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内部审计正经历从“抽样检查”到“全量分析”、从“风险识别”到“预测防控”的革命性跃迁。数字基础审计通过构建全景化审计资源池、智能分析平台和动态预警模型,实现审计效率、覆盖广度和风险预见性质的飞跃,标志着内部审计进入数据驱动新纪元。数字基础审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强化数据治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协同生态,这要求审计机构重塑战略适配性研究、全业务链数据穿透和跨境风险防控能力,需深化研究型、增值型、责任型审计协同发展,通过技术融合力、敏捷响应力、人才进化力建设,推动审计职能从“监督过去的镜子”向“照亮未来的灯塔”跨越,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赋能。

    孙宝厚博士作题为“坚持诚信自强,推进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他认为,诚信,是品质,是职业道德,是“资格证书”。不诚信或缺少诚信,本就不应当搞审计;即使搞了审计,诚信缺失到一定程度,也会被驱逐出审计队伍。自强,是审计专业本领,是看家本事,应当与时俱进,挑战并战胜自己,不断提升职业胜任能力。不自强,无法胜任审计;即使一时一事能适应,最终很难混得下去。要始终把诚信、自强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做到永远诚实守信,持续提升能力,切实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他呼吁,审计人员要树诚信之念,做诚信之人,行诚信之事,收诚信之效,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审计方式

    中交集团审计部总经理刘军分享所在集团构建风险导向审计体系,深度赋能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集团通过“1+3+N”审计架构实现海外业务全覆盖,强化战略风险防控与价值创造。其审计工作聚焦国际合规管理,在海外并购、重大工程中建立前置介入机制,协同构建“大监督”体系。通过专项审计优化资产配置效率,推动降杠杆减负债,形成“中国港”“中国桥”等国际品牌效应。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将审计融入全球治理,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创新索赔管理模式,建立海外并购企业标准化管控体系,持续巩固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领先地位,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提供审计范式。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审计师杨献龙系统阐述海外合规审计的战略价值与实践路径。针对境外审计面临的法规差异、文化冲突、数据壁垒等挑战,中国电建通过成立海外审计中心、推进标准化建设、创新“风险+效能+管理+廉洁”四维审计模式,创新“直接审计和授权审计”相结合、“调研和审计”相结合、“上下联动审计”等方式方法,通过加强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深化审计成果转化,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保障。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风险部部长陈震晗分享中国中车以精益管理理念构建“两全三强”审计体系,通过标准化制度、数字化平台与人才梯队建设,实现审计效率与质量双提升。其“四库一册”制度体系与审计工具箱助力精准识别风险、优化资源配置。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颖琦系统阐述数据合规审计的核心内涵与实践意义。数据合规审计基于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对企业数据处理全生命周期进行审查与评价,保障数据合法性、安全性与隐私性。她表示,数据合规审计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强化风险动态跟踪管理、推动数据价值挖掘、促进内部审计智能转型,最终助力企业战略目标及价值实现。

    打造智能平台

    伊利集团审计部总经理徐洪斌围绕“伊利内部审计与企业发展的同频进化”主题,介绍集团通过构建三维架构的跨境一体化监督机制、五阶演进的数智蓝军体系与生态圈全域廉洁治理机制,实现“价值守护+价值创造”双轮驱动。审计人员的六重进化、审计部门的“三大进化方向”聚焦资源安全、组织效能与危机预警。伊利集团将持续深化数智化转型,建设智能审计平台,培养兼具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能力的“数字审计官”。

    三一重工监事会主席兼审计监察总部总监刘道君分享三一重工以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组织三位一体、高效协同的全球审计监察总部,创新应用5种监督模式,提升6项职能核心能力,饱和攻击7大重点领域。建立“4+1+1”风险预警与监督作战体系,探索AI应用场景,着力打造敏捷、智能、增值的世界一流审计体系,铸就全球高端装备制造新高度。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方金云以“新型腐败下的大数据审计监督”为主题,指出当前腐败行为呈现间接化、隐蔽化特征,传统监督模式面临熟人社会监督效能不足、制度执行滞后等挑战。通过构建“百数纲目”监督体系,整合多源数据资源,建立多维分析模型,可实现“数据—风险—流程—制度”的闭环管理。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务二部主任邱铁发布《2025中国企业内部审计洞察报告:现状、挑战与趋势》。该报告基于 662 份有效样本,深度调研企业高管、审计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群体,揭示当前企业内审工作的发展现状与深层挑战,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路径参考。

    此外,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风控与审计分会会长谭丽丽在闭幕环节作总结发言并发布《敏捷审计转型与超越》成果。

    1744077148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