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友 > 校友故事
    校友故事 | EMPAcc11期校友封国昌破界前行:从职场高管到多元探索者
    日期:2025-06-08

     

    20250506 校友故事 封国昌 图1


       “大风起兮云飞扬。”这豪迈的诗句,在封国昌这里有了别样的演绎——他将“云”换作“你”,“大风起兮你飞扬”,满含对生活的期许与鼓舞。

      从上市公司高管到独立税务顾问、自媒体创作者、马拉松跑者,再到AI应用探索者……

      他将“斜杠”精神贯彻到底,不拘泥于一种社会角色,寻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他在人生的舞台上不断变换角色,每一次转身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他的经历,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突破。

     

    20250606 - EMPAcc 文5 图1

     

    知识为翼

    财税顾问的“非典型成长”

     

      从国有银行职员到企业财务总监,再到上市公司高管,封国昌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事实上,封国昌的求学之路并不顺遂。在那个高考录取率极低的年代,高中毕业后他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进入一所专科学校学习财务专业。但这并没有阻挡他追求知识的脚步。

      那些年,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他仍将所剩无几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他通过自学考试从中专一步步晋升到大专、本科,并考取注册会计师。

      封国昌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他说:“持续学习是不断成长的基石,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才能提升抓到机会的概率。”

      正因为有了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积累,2010年,他有幸进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攻读EMPAcc项目。这段学习经历成为他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

      “长期以来,我都是以自学为主。我和许多财务工作者一样,对会计专业的认知相对狭窄,思维模式也较为局限。然而,EMPAcc项目的课程打开了我的视野,从战略到投资,从专业纵深到商业全局,我开始跳出财务人的‘工具人’思维。”

      在封国昌看来,项目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以及对企业经营的认知。

      此后在工作中,封国昌曾参与过许多重大项目,其中上市公司并购项目对他的职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当时,作为项目的技术操盘手,他面临着舆论、监管和企业内部等复杂局面。但正是这样的挑战,锻炼了他的能力,让他在宏观层面和策略层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在这些项目中积累的经验,成为他职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20250506 校友故事 封国昌 图7


    命运拐点

    当高铁驶向未知的旷野

     

      然而,命运的轨迹正在悄然改变,一场疾病将他从原有的轨道上扳离,在事业巅峰期被迫按下职业生涯的暂停键。

      “我的人生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突然被扳了道岔。”封国昌在访谈中这样形容自己六年前的重大人生转折时刻。

      彼时的他,作为一名上市公司高管,是运筹帷幄的财务操盘手。如果没有这场意外,他大概率还要像过往的二十多年一样,按照原来的方式和节奏努力工作,继续在这条已经熟悉的道路上走下去。他说:“毕竟,人一旦习惯了某种模式或方式,就会有路径依赖。”

      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封国昌开始重新审视人生。

      他意识到,生活并非只有职场这一条单一的道路。就像他自己所说:“原来人可以这样活的,不一定要在职场里面打圈啊。”他不再执着于过往的职业成就,而是自然地迈向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启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轨道之外是荒野,但荒野里或许藏着星辰。 

     20250506 校友故事 封国昌 图3

     

    涅槃重生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

     

       大病初愈后,他开始尝试跑步,起初是为了康复,但渐渐地,跑步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习惯。自从开始跑步,每次外出,他都会背上一双跑鞋。“在北京,我在胡同里穿梭,一路跑到故宫,感受着古老建筑的韵味;在南通,我在长江边一边跑步,一边看滚滚长江向东流;在内蒙,我在沙漠里跑、在草原上跑……我非常享受这种想跑就跑的自由。这些地方对我来说都是绿洲……”他用脚步丈量城市肌理,“跑步是最自由的冥想”。 “跑步不需要咬牙硬撑。如果你觉得痛苦,说明跑得太快了。”他分享心得,“把配速放慢到能聊天的节奏,让身体记住这种愉悦感。”“跑步是最简单的有氧运动,能提升心肺功能,保证免疫系统的正常。”封国昌将跑步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享受不断突破带来的乐趣。“1万公里是1千次10公里的叠加。盯着终点会窒息,但每一次抬脚只关乎当下。享受每一次奔跑,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他从半马跑到全马,再到参加戈壁挑战赛。

     20250506 校友故事 封国昌 图5

      戈壁挑战赛对封国昌来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起初,面对戈赛,他内心充满犹豫:一个被开过刀的人,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高强度挑战?

      但最终,团队的召唤、戈壁的魅力和内心的渴望战胜了担忧,他毅然踏上“玄奘之路”,奔赴充满未知与可能的征程。

       在备赛和参赛的过程中,封国昌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训练有些辛苦、身体时有疲惫,“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但他始终坚持下来。

      比赛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A队凭借着 “加油猛干,不留遗憾!” 的昂扬气势,一举成为史上最强团队。封国昌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自我的不断超越。

     20250506 校友故事 封国昌 图6

     

      戈赛的经历,让封国昌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内心的成长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在戈壁上,他与队友们携手共进,共同面对风沙和困难。这段经历让他明白了团队的力量,也让他更加珍惜友谊。“在戈壁,能和校友、‘戈友’一起直面风沙,携手共进,这份情谊纯粹又深厚。” 跑步和戈赛,让封国昌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们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更是在跑步中收获内心的笃定,让他在面对生活种种变化时,更加从容和淡定。这场征途让他与毕业12年的母校重新联结。如今作为戈友会理事,他正积极参与“校友跑团”计划:“2025年商学院戈壁友谊赛,期待与你在那里相逢,一起在戈壁的风沙中,探寻生命的意义,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跑,就对了。”

    20250506 校友故事 封国昌 图4


    日积跬步

    步履不停 笔耕不辍

     

      如果说跑步是肉体的苦修,那么写作就是精神的涅槃——这两者都是封国昌与自我对话的方式。

      谈及为何会在公众号“大风财税class”停更5年后又重启更新,封国昌坦言当时是没有任何目标的,更多的是一种顺势而为。

      “就像天鹅,在水面上游荡,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随便漂着。因为没有具体目标,就可以让我比较轻松地去游荡。”

      “经历了最初的新手窘迫期后,我不再去纠结发出去的每一篇文章写得足够完美。因为这代表了当下真实的我。”在他看来,每篇文章甚至排版都可以无限修改到更完美,但那样你会发现,你永远发不出去。

      “写作和跑步一样,都是‘先完成再完美’。与其纠结文采,不如先写清楚一个知识点。”

      所以,坦然地接受当下,接纳自己的现状,“敢于拿出真实的自我去跟这个世界碰撞。不管好的坏的,不用躲闪。”

      “关键是把文章发出去。”他总结,“只有碰撞,才有反馈。外界的反馈才是校准自我的镜子。有人点赞就收获多巴胺,有人批评就锻炼‘厚脸皮’。在批评中成长才能越来越强大。”

      没有五年规划,只有持续行动。如今,他已累计输出120万字的原创内容。这些文字不仅是他知识的沉淀,更是他成长的见证。

      “慢慢地,我发现,写文章其实是自己的需要。不管是专业提升,还是纯粹认为对社会是有价值的,反过来都是自己的需要。无论是社会角色还是专业认知的满足感,也都是自己的需要。”

      在封国昌看来,跑步因健康价值而坚持,写作因利他价值而持续。找到那件“不做就难受”的事,自律不过是热爱的副产品。

      从证明自己,到有人需要;让我重新出发。

      从内心拧巴,到敢于碰撞;让我自在前行。

      从输出内容,到自己需要;实现自我成长。

      “写作,是一场马拉松,现在刚好完成热身,不追求速度,慢慢写,坚持写,终有收获。写,就对了。”

     20250506 校友故事 封国昌 图8

     

    50岁的“青春期”

    探索多元人生的无限可能

     

      这场被他自己戏称为“生命2.0”的蜕变,却意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场病就像老天发来的体验卡,让我重新审视生命。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住它,而不是追问为什么。因为归因是向后的镣铐,解决才是向前的钥匙。”

      “治疗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病魔把我推出了传统职场,却还给我更珍贵的东西——”他顿了顿,“对生命纯粹地热爱。”

      “生命不需要算法。” 

      康复后的他痴迷尝试新鲜事物:写公号文章,拍短视频,划赛艇,跑马拉松,研究AI应用……

      “越分享越得到”这一理念贯穿了他的创业之路。他通过分享专业知识,不仅帮助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如今,他成为浙江总会计师协会理事及师资库讲师,财智东方外聘顾问讲师,为更多会员、学员提供专业分享。

      “人可以不必依附单一组织,但必须与社会深度联结。”他不仅活跃于浙江总会计师协会、戈友会、社区跑团、赛艇俱乐部,还参与“公众号作者群”,与同样爱好写作的医生、律师、设计师们跨界交流。

      “每个群体都是观察世界的棱镜,多维交流让我跳出财税的‘信息茧房’。” 

      在AI时代的浪潮中,封国昌敏锐地察觉到了AI技术在财税领域的巨大潜力,积极投身于AI应用的探索。他分享的多篇AI应用日记深受读者好评。

      在实际工作中,他不断尝试和摸索不同的AI应用场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合使用各种工具。

      “在AI时代,若不积极应用AI,所有的工作都可能失去价值或大打折扣。不要害怕改变,勇敢地去尝试新事物。”

      保持好奇、坚持实干,是他自我践行且始终坚守的人生理念。

      如今,50多岁的他仍在探索:立志跑满100场马拉松、研究AI财税应用、深耕同行“财税私塾”、努力成为老板们信赖的财税智囊……

      “生命的精彩不在单一赛道的冲刺,而在多元体验的交织。我们唯一能掌控的,是保持好奇,专注当下,然后大步向前……” 

     20250506 校友故事 封国昌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