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延展和丰富,不仅提及发展新兴产业,也给传统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今年4月,在云南省第三期企业会计领军人才的集训后,我对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其中,于研老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供需结构,分析了发达国家、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提示我们要跳出金融看金融、跳出云南看云南。
以数字产业化为“基”
对新兴产业而言,数字产业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答题。近两年,沿海城市在发展数字产业化方面遥遥领先。以浙江省为例,前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后有“杭州六小龙”的崛起,逐步发展形成一个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多领域的完整产业链,为各行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就在各地纷纷效仿“杭州模式”时,其他城市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杭州模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得益于人才、政策、资本等要素的共同助力,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以云南省为例,人才吸引力、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远低于沿海城市,需要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来谋划适合云南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在沿海城市数字产业化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其他城市可以数字产业化为“基”,为其他产业提供数字化赋能,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产业数字化提供发展基础,产业数字化又给数字产业化提供创新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以产业数字化为“用”
对传统产业来说,产业数字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产业数字化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更多地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帮助产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2024年,云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3.3%。从产业结构看,云南省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占比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小,沿海发达省份如浙江、江苏等第一产业占比不到5%。如果要效仿沿海模式,是否就是简单地降低第一产业结构占比、提升旅游等消费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比重?笔者认为,答案显然不是简单地“降一增三”。
云南省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升级不能绕开自身优势。站在新的数字产业化浪潮中,应借助数字产业化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以第一产业为例,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监测和灌溉,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种植和养殖方案,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而在第二产业中,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测、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调度和质量控制,提升工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在第三产业中,区别于简单发展旅游、度假、餐饮等消费型服务业,加大在生产型服务业方面的投资力度,发挥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产业引领作用。当下,云南省在产业数字化发展方面正加快步伐。刚刚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云南省新质生产力正在快速发展,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企业在实践
笔者所在公司为云南省国资委控股企业,主要从事肥料、玻璃纤维、化工新材料的生产制造,属于传统制造业。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要求,企业先行先试。2024年,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目前,公司的产业数字化实践正逐步推开。
在采购环节,建立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平台,着力于采购管理数字化研发与应用推广。此外,同步上线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采购数字化管理,转变采购管理方式,实现企业采购的降本增效和风险管控。
在制造环节,下属生产制造单元纷纷加快产业数字化应用。在公司传统磷化工领域,已能借助5G、云平台等,搭建自主设计的设备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实现“机器人为机器看病”功能。系统自动采集异常工况,及时发出预警,传输到用户,根据机器情况给出科学诊断方案,辅助检维修人员快速解决异常,避免因故障隐患扩大造成的停产。
在新兴材料领域,公司正在开展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的应用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控并分析生产数据,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实现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在营销环节,推广测土配方、智能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保根护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搭建数字营销体系,增强客户黏性,营造了指数级增长的品牌影响力。这样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例子在公司里还有很多。
通过实施产业数字化,云南省各产业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大科技、大制造、大健康不断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作为财务人员,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大模型应用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要不断思考如何用人工智能为财务管理赋能,找准应用场景,重塑财务管理模式,为云南省经济建设贡献财务力量。
《中国会计报》5月9日13版
作者 | 韩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承办的云南省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学员,供职于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 | 中国会计报,首发于《中国会计报》5月9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