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会计报》:可信AI将成财务数智化转型关键引擎【2025年7月11日】
    日期:2025-07-17

    在会计行业,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今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发布的影响中国会计行业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中,人工智能大模型首次入选且位居榜首。这一结果彰显会计行业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热切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人工智能大模型课题组的调研结果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目前会计行业中真正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企业比例并不高。众多企业对其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心存顾虑,其中,数据安全的担忧首当其冲。

    正是基于这样的行业现状,可信人工智能对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毋庸置疑。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表示,在过去十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传统会计流程、组织工作职能、管理模式,甚至对会计基础理论和战略思维形成了冲击。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尚未成熟,存在可解释性差、算法偏见、责任归属不明确、缺乏创造力等问题,这些与财会工作高度规范性和合规性、需要责任追溯和审计痕迹、依赖谨慎主观职业判断等特点不相契合。此外,恶意使用技术、隐私侵犯、威胁就业等伦理问题在财会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中也难以回避。

    刘勤进一步强调,可信人工智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技术在财会领域落地的重要基石。它要求在追求技术效率的同时,将人类公平、尊严、安全等价值观嵌入智能财务发展的基因,使人工智能从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成为服务于财会领域乃至全人类福祉的可持续力量。

    智能与理性的交织,让可信人工智能应用的挑战和探索不断被提及。

    汇付天下首席财务官金源表示,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运用面临着诸多“可信”挑战。其一,AI大模型存在严重的幻觉问题,常常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而会计行业以严谨著称,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亟待探讨。其二,人工智能大模型处理数据时存在数据黑箱问题,数据输入后,处理过程不透明,如何打破黑箱、对过程进行合理审计以验证数据可靠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三,涉及数据责任或信息责任问题,当依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结果进行决策出现错误时,责任该由AI、开发者还是使用者承担,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面对这些挑战,一场大讨论或将给出答案。7月28日,以“可信人工智能驱动财务数智化转型”为主题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财务分论坛将在上海拉开帷幕。该论坛将从理论研究和政府规制、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技术应用和行业生态、人工智能商业化的机遇和挑战、智能财务自主知识产权的构建以及智能财务专业领域人才挖掘和培养等多元视角,通过主题演讲、研究报告发布、圆桌论坛、生态联盟签约等多种形式展开探讨。

    1752713827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