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七期班2025年的第一次集训中,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财务转型、投融资、地方债、涉税实务等课程,紧密结合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让学员受益匪浅。
AI赋能 实战引领
当下,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炼价值并科学决策已成为个人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陈骏捷老师的“数智时代信息收集与决策分析”课程,以系统性、实战化的教学模式,带领我们穿越数据迷雾,构建从信息感知到决策落地的完整思维框架,让我对数智化时代AI工具的价值创造能力与使用方法有了全新的认知。其中,我首次接触到秘塔搜索、读秀文献库等工具,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利器。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财务工作者如何从传统的“账房先生”转变为企业的“价值引擎”?在“数字化时代的财务转型与价值创造”课程中,孙铮教授结合其数十年学术研究与经验总结,以系统性思维揭示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并通过鲜活的行业案例,为我们构建起一套“技术赋能、价值重构、风险预判”的财务变革框架。课程中既有理论高度的哲学思辨,也不乏实操层面的工具指南,彻底打破我对财务职能的认知。未来,财务人员不再是被动的记录者,而是价值的创造者、风险的洞察者与战略的参与者。数字化转型也绝非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以技术为杠杆、以数据为燃料、以组织为引擎的系统性变革。
“未来所有的一切,因为AI的出现都改变了。”郑永强老师以二十余年积累的实战经验,结合AI在金融、制造等行业的真实案例,为“AI与企业转型实战”课程注入灵魂。通过系统学习,我不仅掌握了AI工具链的操作逻辑,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技术—业务—组织”三位一体的战略思维。老师让我们用工程师的严谨、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管理者的组织智慧驾驭AI工具。
宏观视野 深度思考
在“企业投融资管理”课程中,周赟老师深入浅出地讲授企业投资的原理,并通过企业并购等实际案例,分析投融资的类型、方式和操作技巧,培养学员的战略视野与实操能力。其中,小米生态链的股权增值盈利模式让我深受启发。
小米通常会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参与生态链企业,一般占股比例不会过高,以保证生态链企业的独立性,并避免并表形成关联交易。以插线板企业为例,小米对其投资后,会利用自身的技术、渠道、营销能力等资源帮助企业快速发展。随着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市场份额扩大、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的估值会不断提升,小米持有的股权价值也随之增加。生态链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会选择上市或被其他大型企业并购,小米持有的股份则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变现,获得高额回报;若被并购,也能按并购价格获得相应的资金回报。这种盈利模式为发展生态链的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赵仕坤老师的“地方债与风险防范”课程聚焦地方债专题,介绍了全国财政的基本情况,解读地方债现实数据,带领学员深入探究部分省市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指出其未来发展的痛点和突破点,使学员明白地方债与风险防范的现实背景。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地方债风险的形成机制、风险防范的政策工具与债务化解的路径,掌握了地方债监管的框架与最新政策动向,学会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结构,预判潜在风险点,对于企业人员了解、分析当地宏观环境、政府政策与债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在“价值管理型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实践”课程中,杨林老师从全面预算管理、价值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财务团队建设与组织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诠释价值管理型财务管理体系应该如何构建。曾任中化集团总会计师的他,从全球化经营的高度统筹集团战略资源配置。在此次课程中,他既展现了宏观视野,又体现了对细节的关注。例如,在讲解成本动因分析时,他以中化某化工项目的实际案例层层拆解:从原料采购的定价机制到物流运输的装卸效率,再到生产线设备能耗的隐秘浪费点,通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对比,揭示出“单耗成本差异背后往往是流程漏洞”的管理逻辑。
他总结道:“财务价值不是算出来的,是‘跑’出来的。要扎进业务流程,才能找到真正的价值洼地。”这种将战略定力与工匠精神熔于一炉的风格,让我们体会到:顶尖财务管理者不仅是规则制定者,更是躬身入局的“价值侦探”。杨老师对财务工作的钻研精神让人敬佩。
遨游税海 洞见真章
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税收政策密集调整的背景下,庞金伟老师主讲的“财税改革与企业涉税风险防范”课程犹如一场及时雨。不仅系统梳理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脉络,更以敏锐的洞察力、犀利的言辞揭示税收政策的形成机理与企业的应对策略。通过学习,我对财税改革的宏观逻辑与企业微观操作的衔接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资本市场日益活跃、企业战略扩张常态化的今天,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其背后复杂的税务处理规则往往成为交易成败的关键变量。鞠铭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并购重组涉税问题”课程中抽丝剥茧,系统阐释并购重组税务处理的底层逻辑与实操策略。
本次学习使我认识到,在工作中需要培养“穿透表象、直击本质”的商业思维。例如,并购重组业务的税务管理仰赖于融合法律框架、商业逻辑与风险管理的全局性思维。在资本市场全球化与税收监管趋严的双重背景下,唯有将税务智慧融入战略决策血脉,方能驾驭资本运作中的税务变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中国会计报》7月11日11版
作者 | 田军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承办的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学员,供职于山东高速临沂发展有限公司
来源 | 中国会计报,首发于《中国会计报》7月11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