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纪委办牵头建立学院内部审计相关工作制度,并适时组织开展对学院相关修缮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以此护航学院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为筑牢内审工作根基,学院先后联系走访多家高等教育机构,采取“实地调研+电话沟通”方式开展交流探讨,取经问道,拓宽了视野。与此同时,邀请业内专家来院座谈,与后勤部、财务资产部有关负责同志沟通商讨,从学院实际出发,共同探索适合学院实际和工作要求的审计目标定位、审计实施路径等。通过“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学院最终实现“融进去用”,为学院内部审计制度和机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学院研究制定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试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办法(试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实施办法(试行)》等3项制度,将重大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工程建设、采购与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实现制度“立标”,规范引领。同时,以建设工程审计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分级分类差异化审计监督模式。对重大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人员定期驻场,严把招标采购、合同履行、隐蔽工程验收、设计变更、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对中型项目强化竣工结算(事中)审计,在审价意见初步形成时,及时介入实施审计;对小型项目优化竣工结算(事后)审计,形成项目备案与抽审规范,提升了审计精准性和实效性。设置送审金额阈值、工程进度提示等,推动审计监督关口前移,从“事后纠偏”向“过程监督”转型,充分发挥“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治理效能。目前,学院已经以第三餐厅及其户外平台修缮工程为试点,探索形成了更契合学院实际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筑牢了风险“防火墙”。
《中国财经报》7月10日6版
(来源:中国财经报,供稿:纪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