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友 > 校友故事
    ⼀位财务负责⼈的“炼⾦术”:在不确定性中驾驭⼗亿级“黄⾦”⽣意——专访首席财务官学员铭凯益电子彭连超
    日期:2025-08-02

    在昆⼭,⼀家名为铭凯益电⼦(昆⼭)股份有限公司(MKE)的韩资企业,从事着⼀⻔外⼈看来颇为神秘的⽣意。它的核⼼产品——键合线,细如发丝的1/4,却是半导体芯⽚中连接“⼤脑”与“躯⼲”的“神经系统”。这些⽐头发丝还细的⾦线、铜线,将芯⽚内部的电路与外部引脚连接起来,构成了我们⽇常使⽤的⼿机、电脑、汽车乃⾄AI服务器中不可或缺的⼀环。

    彭连超,⾃2009年公司成⽴之初便加⼊的元⽼,如今是这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的财务负责⼈。⼗五年来,他见证了公司从零起步,成⻓为全球⾏业前三的隐形冠军。他的故事,不仅是⼀家外资企业在华成功的缩影,更是⼀位现代财务管理者在不确定性时代如何进化与突围的⽣动样本。

    “我们的产品,客户在最终使⽤前⼏乎⽆法察觉其好坏。但—旦出问题,损失可能以千万美元计。所以,可靠性是第⼀位的。”彭连超—语道破了这⻔⽣意的核⼼。

    1

    看不见的“神经”:⼀根⾦丝背后的全球产业链

    铭凯益的产品,是全球顶尖科技公司的“军⽕库”⾥的关键⼀环。从⻓电科技、华天科技等国内封装巨头,到安靠、⽇⽉光等全球领军者,再到三星、海⼒⼠在⼤陆的⼯⼚,都是其⻓期客户。这意味着,你⼿中的智能⼿机,其相机模组⾥跳动的信号,很可能就是通过铭凯益⽣产的⾦线传输的。

    “我们是华为、OPPO、vivo的⼆级供应商,”彭连超解释道,“我们的客户,如欧菲光、丘钛科技,是全球排名前四的相机模组⼚。”这种深度嵌⼊全球⾼端制造业产业链的地位,为铭凯益带来了稳定的业务,也带来了极致的挑战。作为财务负责⼈,彭连超⾯对的早已不是简单的数字记账,⽽是⼀个集战略协同、⻛险管控、跨⽂化沟通于⼀体的复杂棋局。

    掌舵者的三重挑战:在风险的⼑尖上跳舞

    对于⼀家主要原材料是黄⾦等贵⾦属的企业,财务⼯作天然地站在⻛险的⻛⼝浪尖。彭连超将他的⽇常⼯作总结为三⼤核⼼挑战:税务⻛险、价格波动⻛险和业财融合的沟通难题。

    1.税务风险:黄⾦交易的“固有原罪”

    “黄⾦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临着固有的税务⻛险。”彭连超坦⾔。由于⼯业⽤⾦可以取得增值税专⽤发票进⾏抵扣,⽽消费市场上的黄⾦首饰销售不仅含消费税,而且有大量的个人消费者不需要(或者未取得)发票,巨⼤的价差催⽣了灰⾊地带的套利冲动。

    ⼀些不法分⼦会试图通过铭凯益这样的⼯业⽤⾦企业,以虚假需求套取可抵扣的发票,实现“票货分离”。“偶尔会有客户来询价,要求我们提供远超正常⼯业规格的粗⾦丝,甚⾄直接问能不能买黄⾦原料。”彭连超说道,“这时我的职责就是把关,要求相关部⻔必须提供合理解释,确保交易的合规性。”

    这种⻛险使得税务机关的“重点关照”成为常态。“税务局会定期和不定期来检查,不仅查我们,还要穿透式地查我们客户的客户。”2016年的⼀次经历让他记忆犹新,公司曾因信息沟通不畅被误认定为虚开发票单位,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税务协查⻛波。正是这⼀次次“实战演习” ,让彭连超和他的团队练就了⽕眼⾦睛,也深刻理解到合规是企业⽣存的⽣命线。

    2.价格波动:与⼤宗商品的惊险博弈

    铭凯益的成本与黄⾦、钯⾦、⽩银等⼤宗商品价格直接挂钩。近年来,这些商品的价格⾛势可谓惊⼼动魄。以黄⾦为例,彭连超刚⼊职的2009年,⾦价约为250元/克,⽽如今已飙升⾄800元左右。

    更⼤的冲击来⾃钯⾦。作为重要的催化剂和合⾦材料,钯⾦价格在俄乌冲突后⼀度从200多元/克暴涨⾄700多元/克。“我们⼀年⽤量⼤约100公⽄,那⼀拨价格上涨直接导致成本增加了近千万元。”彭连超回忆道。巨⼤的价格波动,让“套期保值”这个⾦融⼯具显得尤为重要。

    然⽽,推动⼀项总部从未实施过的⾦融衍⽣品操作,在严谨保守的韩企⽂化中并⾮易事。尽管⾯临阻⼒,彭连超并未放弃。

    他认为,这是对公司绝对正确的事,必须持续推动。

    3.业财融合:从“账房先⽣”到“业务伙伴”

    “财务语⾔和业务语⾔之间存在天然的鸿沟。”彭连超举了⼀个简单的例⼦:财务上以客⼾签收确认收⼊,⽽销售部⻔则习惯性地

    认为“收到钱才是收⼊”。这种认知差异,在⽇常⼯作中会引发⽆数沟通障碍。

    为了打破部⻔墙,彭连超和他的团队努⼒将专业的财务概念“翻译”成业务部⻔能听懂的语⾔。

    “⽐如,为了⽅便⼤家理解,我们就⽤‘出货’来近似代替‘收⼊确认’这个概念。”他认为,财务负责⼈必须⾛出办公室,深⼊业务流程,建⽴定期的跨部⻔沟通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业财融合。

    “财务反映的是结果,但过程发⽣在各个业务部⻔。只有打通信息孤岛,让数据在销售、⽣产、采购、财务之间顺畅流动,才能提升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彭连超说。这正是他们当前正在推进RPA(机器⼈流程⾃动化)和内部信息系统打通的初衷。

    跨越文化与市场的智慧:韩企在华的“稳”与“融”

    作为⼀家韩资企业,铭凯益在华⼗五年的成功,本⾝就是⼀个值得研究的“反向出海”案例。在国内企业纷纷出海的浪潮下,铭凯益的经验显得尤为珍贵。彭连超认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稳健” 与“融合”。

    1.稳健经营与深度本地化

    “韩资企业做事⽐较谨慎,⼀步⼀个脚印,不求快但求稳。”彭连超说。这种稳健的风格,让公司在⾯对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时,虽然可能错失了⼀些投机性机会,但也成功避开了许多陷阱。

    例如,在2017年新三板最⽕热时,公司曾有机会引⼊国内资本冲击科创板,但最终因价格等因素未谈拢,韩国总部选择⾃⼰增资扩产。“现在回过头看,这种稳健让我们能专注主业,活得很好。”

    与稳健相辅相成的,是彻底的本地化策略。铭凯益从成⽴之初就明确了“in China, for China”的战略。“我们的客⼾95%是本⼟的,原材料采购本地化率也超过90%。”彭连超解释道,正是因为中国的增值税政策,使得在国内设⼚、本地采购和销售,相⽐从韩国进⼝产品具有巨⼤的成本优势。这种深度融⼊中国产业链的模式,是其⽴⾜的根基。

    2.规则与信任的博弈

    作为本地化的财务负责⼈,彭连超扮演着中韩两种商业⽂化之

    间的“桥梁”。他需要⽤韩国总部习惯的严谨、正式的⽅式沟通,提供详尽的数据报告;同时,也要向总部解释清楚中国独特的财税环境。

    “⽐如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国家层⾯是⼤⼒⿎励,但税务执⾏层⾯⼜是从严把控。韩国总部很难理解,为什么政策和执⾏会有‘温差’?为什么税务问题有时需要‘⾯对⾯沟通’⽽不是完全依赖⽩纸⿊字的⽂件?”彭连超坦⾔,解释这些“中国特⾊”需要极⼤的耐⼼和智慧,⽽信任正是在这⼀次次坦诚、专业的沟通中建⽴起来的。

    幸运的是,他⾯对的是⼀个稳定的、合作了⼗⼏年的管理团队。“我和韩国的财务总监合作多年,彼此⾮常了解。这种⻓期的信任关系,是我能在这⾥顺利开展⼯作的重要保障。”

    ⾯向未来的远见:从AI浪潮到资本棋局

    ⾝处半导体这个技术⽇新⽉异的⾏业,彭连超深知不能只埋头于当下的账本。AI、资本市场、技术替代⻛险,都是他必须思考的未来命题。

    1.AI+财务:从“⾼⼤上”到“⼩⽽美”的落地

    AI对财务领域的影响已是共识。但对于铭凯益这样员⼯不⾜200⼈的“⼩微”企业,如何应⽤AI是 ⼀个现实的投⼊产出问题。“我们不像⼤型企业那样可以投⼊巨资构建复杂的AI系统,但我们可 以在⼀些具体场景中找到切⼊点。”

    RPA(机器⼈流程⾃动化)就是他们的选择。⽬前,公司已在销售、财务等部⻔的5-6个场景中应⽤RPA,⾃动处理报价、订单、开票等重复性⼯作。“RPA不仅提⾼了效率,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为出错的概率。”彭连超认为,对中⼩企业⽽⾔,AI+财务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能快速⻅效的应⽤,⽽不是盲⽬追逐“⾼⼤上”的概念。

    2.资本之路:在谨慎与机遇间权衡

    随着公司业绩的稳步增⻓,再次启动中国资本市场的计划被提上⽇程。“市场地位和品牌我们都有,现在需要资⾦来⽀持下⼀轮的扩产。”彭连超⽬前也负责与投资机构的沟通,这让他对财务负责⼈

    的⻆⾊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要懂财务,更要能⽤资本市场的语⾔讲好公司的故事。

    “我们的客⼾是⻓电、华天这些上市公司,我们的终端应⽤覆盖消费电⼦和快速增⻓的汽车电⼦、⾼性能计算。这个故事在资本市场是有吸引⼒的。”他分析道。错过了科创板的窗⼝期或许遗憾,但公司的稳健发展证明了“做好内功”永远是第⼀位的。如今,⽆论是北交所还是其他板块,只要时机成熟,铭凯益随时可以再次出发。

    3.持续学习:应对未来的终极答案

    ⾯对纷繁复杂的挑战和⽇新⽉异的技术,如何保持前瞻性思维?彭连超给出的答案是:持续学习。

    这位早已通过注会、税务师等⾼难度考试,甚⾄考了半程ACCA的“考证达⼈”,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2024年,他报名参加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SNAI)的⾸席财务官⾼级研修班。这对他⽽⾔,是圆了⼤学时代的⼀个梦——“到朱镕基总理题词‘不做假账’的会计学院⾛⼀⾛、看⼀看。”

    “我参加培训的⽬的,不是为了解决⼯作中某个具体的问题,”彭连超强调,“⽽是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提升⾃⼰的综合能⼒、培养前瞻性思维,从⽽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在SNAI的学习经历,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启发。关于套期保值的课程和学院⽼师的深⼊交流,让他更清楚地知道“如何将正确的事,⽤管理层能接受的⽅式去沟通”;参观平安⾦服、聆听厦⻔航空的财务转型案例,则直接推动了公司RPA项⽬的快速落地;⽽关于企业发展战略、公司⾦融、领导⼒等模块的学习,则让他站在了更⾼的维度审视公司的发展和⾃⼰的职业规划。

    “课程设置的五⼤模块⾮常系统,我会不⾃觉地把学到的理念和逻辑,与我们公司的现有业务进⾏对⽐,思考有没有改善和提升的空间。”这种学以致⽤的思维模式,正是他不断进步的动⼒源泉。

    结语:做⼀家“小而美”的价值创造者

    在采访的最后,彭连超感慨道,铭凯益的⺟公司在韩国拥有三家上市公司,键合线业务并⾮最赚钱的板块,更像是⼀种“情怀”的坚守。“我们这家公司,从2009年到现在,累计利润还不到⼀个亿,⽼板投进来的钱也差不多是⼀个亿。”

    这听起来似乎不是⼀个回报丰厚的投资故事,但彭连超却认为这恰恰是公司的可贵之处。“我们不追求暴利,我们专注于⼀个细分领域,把它做到极致,为整个社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我们是⼀家‘⼩⽽美’的企业。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彭连超的故事提供了⼀种范本:⼀位财务负责⼈,通过专业的风险驾驭能⼒、跨⽂化的沟通智慧,以及永不停歇的学习精神,不仅守护着企业的稳健发展,也为⾃⼰铺就了⼀条通往更⾼阶管理者的清晰路径。他所追求的,早已超越了资产负债表的平衡,⽽是个⼈价值、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

    课程推荐: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身处复杂商海。首席财务官更需紧扣公司战略,深透洞察商业模式,执掌前沿科技应用。“首席财务官高级研修班” 二十余载深耕不辍,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课程顾问:王老师18121168049(同微信)

    2

    阅读原文https://edp.snai.edu/kc/m/6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