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财务工作者如何突破传统角色,实现价值跃升?瑞金医院财务处副处长陈仪瑢的成长故事给出了生动答案,她以25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新时代财务人的专业价值。2018年,陈仪瑢入选上海优秀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开启了领军班的学习,从专业视角到行业视角,她步履不停,进阶到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完成了从技术执行者到战略管理者的蜕变。她学以致用,将政策理论转化为实践创新,和团队一起攻克电子会计档案、电子凭证标准数据管理等多项“全国首创”工作,将瑞金医院的财务实践打造成行业标杆。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务创新,始于理念突破,最终要落脚于价值创造。
20多年前,在瑞金医院财务处,一个年轻女孩盯着屏幕上自动生成的会计报表,眼神里闪烁着对会计电算化的好奇。那时的她不会想到,这个让手工账“活”起来的瞬间,会成为自己深耕会计领域25年的起点。
如今,作为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中青年人才培养行政事业班1期)学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财务处副处长,陈仪瑢通过全程参与、部分领衔的方式,积极投入到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通过一个个“全国首创”的智慧财务成果,在公立医院数智化转型的版图上,写下属于会计人的时代注脚。
01从“算账”到“算活”的初心觉醒
会计之路的开启,源于一次偶然的触动。
在瑞金医院财务处的实习经历,让陈仪瑢与会计工作结下不解之缘。彼时医院财务正在向会计电算化系统过渡。陈仪瑢看着大量的记账凭证自动转化为清晰的账簿和报表,内心充满对信息技术魔力的惊叹。
更让她铭记于心的,是前辈的一句教诲:“对会计工作者来说,把账做平只是底线,把工作做‘活’才是价值。”这句话改变了她对财务工作的认知——原本只是专业对口的选择,从此成为值得一辈子钻研的事业。
“即便多年过去,每当新技术出现,我都像当年那个实习生一样兴奋——会计早已不只是算账,而是让医院资源转化出更多更好成果的智慧工具。”陈仪瑢表示。
自从踏入会计行业以来,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作为计划财务科的员工,她把“账做平、钱看住”当成底线,把“让每一分钱产生最大社会价值”当成追求。
2016—2018年,任计划财务科科长期间,她以扎实的专业能力、负责的专业态度,推动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的持续提升,得到医院领导普遍认可,并被聘任为高级会计师。2019年,她以“路线图+科目体系+双报告模板”模式,推动医院建成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瑞金样板”。2021年,面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卷,她带领管理团队给出的答案是:用数智化重塑财务基因。2024年,因工作业绩显著,她破格受聘为正高级会计师。
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专一行,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她从最初的财务实习生成长为行业认可的专家。先后荣获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项目人才、上海市医院协会先进个人、潘序伦中青年会计等荣誉,7项课题、9篇核心期刊论文、4部专著的成果,既是对她专业深耕的肯定,更是鞭策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份“让财务数据创造实际价值”的初心。
02从医院财务到国家视角的格局跃升
会计领军者的成长,离不开平台的赋能与机遇的加持。
陈仪瑢所在团队瑞金医院财务处有多项第一。如国内首个医院电子会计档案系统、公立医院财务机器人项目、医疗行业数字员工集群平台、公立医院全景式智慧司库、医院电子凭证标准数据管理平台,上海首张“医疗收费电子票据”,上海唯一成为财政部电子会计数据标准试点的公立医院等。
工作之余,她开始更高层面的学习之路。
2018年,入选“上海市优秀会计人才”项目,为陈仪瑢打开更广阔的视野;结业时领导“再往前一步”的鼓励,埋下她冲击更高平台的种子。
2022年,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项目选拔启动。她的职业领路人、瑞金医院财务处处长李雪辉的一句话——“瑞金智慧财务实践经验,需要放到全国平台去检验、去分享”,让她带着“推广瑞金智慧财务体系”的初心报名,并成功入选。
在领军班的学习中,陈仪瑢的专业视野实现质的飞跃。
开班仪式上,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高大平提出“做诚信文化的传承者、行业发展的引领者、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三点要求,让她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财务人的“国家坐标”。这让陈仪瑢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价值,也是第一次把个人成长与行业使命紧密连接在一起,将“财务工作服务国家战略”理念深植于心。
学习期间的名师授课更让她受益匪浅。厦门大学教授周星的博弈论课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一观点让她深受启发。她坚信唯有不断自我更新,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始终站在行业前沿。
03从个人成长到行业辐射的价值传递
财务领军者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人能力提升,更在于对行业的带动与引领。陈仪瑢将领军班学习的经验提炼为推动团队进步的“方法论”。
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她始终以“初学者”心态探索新技术、新理念。这种开放思维对其所在团队攻克电子会计档案、电子凭证标准数据管理等多项“全国首创”工作起到关键作用,将瑞金医院的财务实践打造成行业标杆。
提升财务“能见度”。目前,她所在团队中已打造20人以上的讲师团,多次在全国性重要平台上分享瑞金财务经验。通过“总结—输出—反思”的正向循环模式,在提升团队的表达沟通能力的同时,反向推动专业水平的精进。
如今,作为财政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单位的核心参与者,她以领军者的担当推动这项工作的全国推广。从撰写试点单位反馈的政策建议,到接受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邀请分享实践经验,她始终坚信:“成功试点的单位必须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让更多单位认识到数据标准化的长期价值,在服务行业发展的同时,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
提及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应用这项重点工作,陈仪瑢有两点体会,即分级分类推广与更新转变观念。对于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大型医院或事业单位,可在统一流程和标准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系统整合;对中小微机构,鼓励依托第三方记账平台,降低数字化改造成本,做到“用得上、用得起”。让更多机构认识到数据规范与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应用带来的长期效益,形成愿意试、愿意用、加快用的氛围,加速推动数字化变革。
这是会计领军者的使命——不仅要成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更要做照亮同行之路的“引路灯”。
正如陈仪瑢所说:会计数字化的底色永远是“人”,只要心里装着初心与使命,对使命忠诚,对专业敬畏,再冰冷的数字也会开出温暖的花。
《中国会计报》8月1日11版
作者| 刘海玲
来源| 中国会计报,首发于《中国会计报》8月1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