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课堂内外
    第二课堂 | 探访圣象,解码家居产业进化密码
    日期:2025-08-15

    1

    7月17日下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香港中文大学EMPAcc项目组织20余位师生走进圣象集团总部(以下简称“圣象”),开启了一场关于企业成长与战略转型的深度对话。本次活动,不仅揭开了中国地板行业龙头企业的神秘面纱,更折射出传统制造业向绿色人居服务商转型的深层逻辑。


    品牌展厅

    见证成长与创新的轨

    活动伊始,师生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步入圣象品牌展厅。

    这里,每一块地板都承载着故事,从经典款到创新设计,无一不彰显着圣象强大的产品研发实力。

    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与实物展示,圣象自1995年创立以来的辉煌历程跃然眼前——从率先将强化复合木地板引入中国,到构建完整产业链,再到如今业务遍布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每一步都踏准了行业变革的节拍,展现了其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卓越的品牌建设能力。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展厅内设置的墙面系统抗撞性能演示试验台,让师生们亲身体验了产品的卓越性能,加深了对圣象品牌技术实力的认识。

    2


    绿色基因

    贯穿七大环节的生态闭环

    在圣象品牌展厅的专利墙上,180+项专利证书中40+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0+格外醒目。这个数字背后,是一条覆盖林业资源、基材、工厂、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的全链路绿色体系。当其他企业还在纠结环保成本时,圣象已将FSC认证基材覆盖率提升至92%,其江苏句容工厂的条码追溯系统,让每片地板都能溯源至俄罗斯托木斯克州的原始林场。

    更鲜为人知的是其“废料零排放”系统:厚邦工厂引进的ABB机器人“小D”不仅将底漆效率提升300%,更将生产废料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年减排二氧化碳达1.2万吨。这种将环保责任转化为商业竞争力的能力,正是其连续10年蝉联中国地板销量第一,荣登2025《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百强品牌榜单的核心密码。

    随后,一行人移步至报告厅,圣象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德松以“圣象集团的商业模式”为主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专题分享。

    王德松深入剖析了圣象如何围绕木业核心拓展家居产业,坚持绿色人居的发展愿景,通过绿色产业链、数字价值链、国际化以及大家居四大战略,实现稳健而持续的发展。

    3


    数字突围

    从造产品到造生活的范式转移

    当传统企业还在纠结线上线下渠道冲突时,圣象已通过3000家授权专卖店与电商平台的数据打通,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整装方案输出。

    王德松在分享中透露的细节更具启示:与高校合作的木材生物特性研究,正在破解强化地板踩响的行业难题。这种将研发触角延伸至基础科学的布局,使其主导制定的《地门墙一体化设计规范》成为行业标准雏形。

    4


    全球棋局

    非洲撤退背后的战略深意

    面对海外业务的阵痛,圣象的选择颇具魄力。与中粮在非洲刚果盆地的合作虽因当地复杂关系折戟,却换来对全球木材资源分布的深度认知。如今其海外战略已转向“轻资产+技术输出”模式:在越南设立的研发中心,正将中国专利转化为东南亚市场的定制化产品。

    这种战略收缩与扩张的辩证法,在圣象的全球化布局中清晰可见:美国Home Legend公司的并购让其快速切入北美市场,而韩国WELLIAM的控股则构建起东北亚供应链枢纽。正如其国际化战略白皮书所述:“我们不在所有国家生产,但要让所有市场都有圣象的标准。”

    5


    行业启示

    当会计思维遇见产业互联网

    分享结束后,Q&A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师生们围绕企业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策略等多个维度踊跃提问,王德松则结合圣象的实际运营情况,逐一给出了详尽而深刻的解答。

    这场思维与智慧的碰撞,暴露出行业痛点:安装工人培训成本高、产学研转化周期漫长。圣象的应对颇具财经智慧:将安装服务拆分为独立业务单元,通过“圣象管家”服务品牌实现标准化输出;与高校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则采用“课题招标制”加速成果转化。

    这种将传统制造业拆解为“产品+服务+数据”的模块化思维,恰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倡导的“业财融合”理念形成共振。师生们在参访交流中,感受到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是一个传统行业向产业互联网跃迁的财务逻辑重构。

    6

    当雨后的阳光照射在圣象办公大楼时,参访团在圣象品牌墙前合影留念。这块承载着2500万家庭信任的招牌背后,是一个传统制造企业向绿色人居服务商蜕变的完整样本——它用技术创新构建壁垒,用模式重构拓展边界,用绿色理念定义未来,最终在数字化转型中完成基因重组。这场“用爱承载 美好生活”的产业升级故事背后的静默革命,正在重新书写中国家居产业的进化史。


    E企行

    活动简介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成为培养卓越商业人才的关键。“E 企行” 作为EMPAcc 项目独具特色的重要活动,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校园与企业,知识与实践。

    “E 企行” 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 EMPAcc项目学员走出教室,深入各大知名企业。在这里,学员们不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化身为行业洞察的探索者。通过实地走访、现场交流,他们得以近距离观察企业的运营模式、管理策略,深度剖析行业发展趋势,挖掘行业精髓。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的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典范。学员们将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与企业实际运营中的问题和挑战相对接,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进一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E 企行” 还是一个跨越项目、年级和班级的交流平台。不同背景、不同经验的学员汇聚一堂,思想在这里碰撞,灵感在这里迸发。大家分享着各自的见解与经验,拓宽了视野,丰富了思维方式。

    更重要的是,学员们能在 “E企行” 中与企业家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这些企业家作为行业的领军人物,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深刻的商业洞察力。学员们与他们交流,不仅能获取宝贵的行业信息,还能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商业智慧中汲取灵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可以说,“E企行” 是对第一课堂的有力延伸,构成了 EMPAcc 项目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它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与交流环境,助力学员成长为兼具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商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