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对高级财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在近期举行的EMPAcc项目第24期毕业暨第26期开学典礼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卢文彬指出,财经人才已不再是单纯的“记账人”,而要成为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战略参与者”,既能把握国际规则,又能落地本地方案,更能守住合规底线。
卢文彬认为,首先,国际视野是出海的基础。未来的财务负责人必须熟悉国际财务准则(如IFRS)、理解全球资本市场逻辑(如港股IPO要求),并能将企业战略转化为财务语言。其次,本土化能力是落地的关键。不同市场有不同的商业习惯与政策环境,财务人员必须懂得“如何因地制宜”。第三,合规意识是风险的防火墙。跨国经营风险往往来自法规差异,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如欧盟GDPR、美国FCPA等合规要求。
AI技术正在重构企业管理的全链条,从战略决策到日常运营,其渗透力无处不在。站在当下,企业应该如何运用AI赋能企业管理?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在典礼上指出,企业需将AI从"工具"升级为"战略伙伴"。战略决策层面,AI是"智能军师"。企业可通过AI分析海量数据,识别市场趋势与潜在风险。财务管理领域,AI是"效率引擎"。供应链管理中,AI是"韧性保障"。通过动态补货模型与需求预测算法,企业可实现库存周转率提升;AI还能优化物流路线与供应商选择。这种"预测性+适应性"的管理,使企业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组织能力提升方面,AI是"人才管家"。通过分析员工绩效数据与市场薪酬趋势,AI可自动生成个性化培训方案。
据了解,基于上述培养理念,港中大–上国会EMPAcc项目形成了独特的课程设计:依托香港中文大学的国际化资源,引入全球会计准则、跨境投融资、国际资本市场课程;结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深耕中国财经教育的经验,以案例教学和实战项目帮助学员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通过跨国法规解读与企业案例模拟,提升学员的合规判断力和风控能力。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兼具国际视野、本土智慧与合规思维的高级财会人才,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自2002年创办以来,EMPAcc项目已走过23个春秋。作为中国内地首个聚焦高级财会人员的专业会计硕士项目, 23年来,项目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900余名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卓越领导力的高端财经人才。他们中既有大型国企的总会计师,也有民营企业的财务总监,更有跨界金融、创业投资的行业先锋,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