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中大与上国会EMPAcc项目成功举办了“第十三期E师会友——E启研途,圆桌智汇”交流活动。EMPAcc 26期的新生们与四位来自25期的优秀学长学姐围坐一堂,展开了一场关于学习、成长与职业发展的思想碰撞和深度对话。
本次活动旨在为刚刚开启研学之旅的EMPAcc 26期新生搭建一个与往届优秀学长学姐深度交流的平台,通过前辈分享的真知灼见与宝贵经验,为新生们的学习生涯与职业发展注入清晰的方向、全新的活力与不竭的动力。

由EMPAcc 26期班主任董洪老师开场,圆桌会在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氛围中拉开帷幕。EMPAcc 26期新生、汇付天下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金佶同学作为主持人,对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并隆重介绍了四位分享嘉宾:EMPAcc 25期博雅班班长、华太极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华龙;苏州工业园区中亿明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合伙人、25期博雅班外联兼组织委员李子倩;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监、25期博益班文体委员韩晓;以及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数据管理专家、25期博雅班宣传委员梁鸿超。

跨界思维与学以致用
知识是“把规则玩明白”
作为首位分享者,李子倩学姐以她从职业运动员到投资合伙人的独特跨界背景,分享了她的“非典型”求学路。她坦言,初入项目时曾因基础薄弱而担心“跟不上”,但项目多元的学员构成、精心设计的课程、浓厚的学风和深入的交流机制很快打破了她的“信息壁垒”。
李子倩重点分享了EMPAcc项目课程注重实践与应用的教学特色。她回忆起小组成员们为完成作业“包下教室会议室奋战至凌晨三点”的拼搏精神,深受触动。她特别提到,项目课程并非死记硬背准则,而是培养学员的应用与批判性思维。她所在的小组曾运用课堂所学分析上市公司,最终“跑赢了指数30%”,这让她深刻体会到“知识不是背规则,是用来把规则玩明白的”。她向所有财务与投资领域的同仁真诚推荐:“财务总监、投资经理们,定期回炉来国家会计学院是非常明智的。”
系统学习与全心投入
在严谨与服务中收获成长
韩晓学姐则为新生们带来了一份详尽的“学习与融入指南”。她系统梳理了课程成绩的构成、考试资格与底线,并贴心提醒大家守住“出勤率”与“学术诚信”两条底线。对于非财背景的同学,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予鼓励:“学习来自于教授课上授课内容、小组讨论、同桌和学霸的带动。”她向新生推荐了统计、战略、博弈论等课程,建议新生带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去听课,这样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为班级文体委员,韩晓还分享了担任班委的初心与体验。她表示,这是在时间精力允许下的一种“我愿意”的主动选择,是服务同学、深度融入集体的宝贵机会。她将EMPAcc的学习之旅比作“早一班车”,虽然旅程相同,但每个人都能收获独特的风景,并鼓励大家珍惜每一次课堂相聚,因为所学知识在未来工作中将持续发挥价值。
榜样引领与平台价值
凝聚共识,共绘蓝图
梁鸿超学长的分享简洁而有力,他以自身经历证明了“非财务人员经过努力学习也可以考A”,极大地鼓舞了跨专业同学的信心,同时郑重提醒大家务必遵守严肃的考试纪律。
作为25期博雅班的班长,华龙学长从更高的格局总结了项目价值与服务精神。他首先充分肯定了EMPAcc项目一流的师资和课程体系,并分享了作为班委的核心感悟——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带动同学们充分交流的责任义务。他鼓励26期的新同学们,不仅要汲取知识,更要充分利用香港中文大学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提供的广阔平台,积极互动,链接资源,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提升。他的精彩分享,展现了一位班长的担当与远见。
在随后的互动提问环节,新生们围绕学习生活、职业发展等话题踊跃提问,四位嘉宾结合自身经验,给予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本次“E启研途,圆桌智汇”交流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对于EMPAcc 26期新生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经验的汲取,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前辈们的智慧如同指路航灯,照亮了大家在财会领域深入探索的征途,鼓舞大家满怀信心与期待,准备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携手共进,不断挑战,书写新的精彩篇章。(撰稿人:EMPAcc26期金佶)

财政部微信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微信